[发明专利]离合器从动盘自动铆接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2056.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平;葛正;杨利利;王维镝;吴日远;陈其;崔坤彤;王维锐;徐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B21J15/32 |
代理公司: | 33225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剑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位 输送带 跑道型 铆合 铆钉 离合器从动盘 前端面 自动铆接 摩擦片 流水线 工作效率高 自动化装配 翻转工位 工位布置 贴合工位 下线工位 依次布置 弹簧片 顺时针 右部 左部 | ||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从动盘自动铆接流水线,包括跑道型输送带,所述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最左部放置第一次装铆钉工位,然后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按顺时针方向从第一次装铆钉工位开始,依次布置装第一片摩擦片工位、装弹簧片工位、第一次铆合工位、翻转工位、第二次装铆钉工位、装第二片摩擦片工位、贴合工位、第二次铆合工位以及产品下线工位,所述第一次铆合工位以及第二次铆合工位均布置在跑道型输送带内侧,所述第二次装铆钉工位布置在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最右部,该设计实现了离合器从动盘的自动化装配以及铆合,操作简单,工作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离合器从动盘自动铆接流水线,属于离合器从动盘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汽车离合器在装配过程中铆钉、摩擦片以及弹簧片通常是进行人工手动进行装配以及铆合,操作复杂,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离合器从动盘自动铆接流水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离合器从动盘自动铆接流水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现了自动装配以及自动铆合的目的,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离合器从动盘自动铆接流水线,包括跑道型输送带,所述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最左部放置第一次装铆钉工位,然后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按顺时针方向从第一次装铆钉工位开始,依次布置装第一片摩擦片工位、装弹簧片工位、第一次铆合工位、翻转工位、第二次装铆钉工位、装第二片摩擦片工位、贴合工位、第二次铆合工位以及产品下线工位,所述第一次铆合工位以及第二次铆合工位均布置在跑道型输送带内侧,所述第二次装铆钉工位布置在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最右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装铆钉工位包括全自动铆钉上料机以及工装板,所述工装板放置在跑道型输送带前端面,且工装板前端面等距固定八个带有台阶的定位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第一片摩擦片工位包括摩擦片放置架、摩擦片中转机构以及摩擦片输送机构,所述摩擦片中转机构包括摩擦片、摩擦片旋转轴、伺服电机一、传感器安装板一以及传感器一,所述摩擦片旋转轴前端面布置摩擦片,所述摩擦片旋转轴后端固定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环形侧面固定传感器安装板一,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一前端面固定传感器一,且传感器一布置在摩擦片旋转轴后侧,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包括压板一、气缸一、夹持爪一以及导向定位销板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弹簧片工位包括弹簧片放置架、弹簧片中转机构以及弹簧片输送机构,所述弹簧片中转机构包括弹簧片、弹簧片旋转轴、伺服电机二、传感器安装板二、传感器二以及传感器三,所述弹簧片旋转轴前端面布置弹簧片,所述弹簧片旋转轴后端固定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环形侧面固定传感器安装板二,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二前端面固定传感器三,且传感器三布置在弹簧片旋转轴后侧,所述弹簧片旋转轴前端面中间位置固定传感器二,所述弹簧片输送机构包括压板二、气缸二、导向定位销板二以及真空吸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铆合工位包括压铆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工位包括组合件夹持翻转机构、组合件输送机构以及组合件中转机构,所述组合件中转机构包括组合件旋转轴、伺服电机三、传感器安装板三、传感器四以及传感器五,所述组合件旋转轴前端面布置弹簧片与摩擦片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件,所述组合件旋转轴后端固定伺服电机三,所述伺服电机三环形侧面固定传感器安装板三,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三前端面固定传感器五,且传感器五布置在组合件旋转轴后侧,所述组合件旋转轴前端面中间位置固定传感器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装铆钉工位与第一次装铆钉工位结构相同,所述装第二片摩擦片工位与装第一片摩擦片工位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次铆合工位与第一次铆合工位结构相同,所述产品下线工位包括产品下线机构以及产品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打线上下模具定位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砂型铸造筛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