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Jenkins的车载网络产品云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6540.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勃;陈超群;焦玮琦;贺昀轩;刘布麒;罗钟迤;向芝青;刘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胡君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jenkins 车载 网络产品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Jenkins的车载网络产品云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步骤包括:S1.预先在云服务器端部署Jenkins工具,将需调度的各客户端主机作为从节点,并在各从节点上安装Jenkins工具的从节点客户端以及用于执行功能测试的功能测试工具;S2.需要测试时,上传测试代码并对云服务器端的Jenkins工具发起构建,由Jenkins工具获取测试代码后,调度从节点使用功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测试资源,实现车载网络产品的自动化测试及管理,且测试实现简单、测试效率高,可以满足各类车载网络产品大规模、并行测试等各种测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网络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Jenkins的车载网络产品云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车载网络产品类繁多,结构复杂且发布版本多,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会涉及到多种测试级别和类型。目前针对车载网络产品的测试,通常是基于嵌入式软件开发实现,但是每类产品需要的测试环境各有不同,因而需要针对不同产品分别开发对应的测试程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即便测试资源充足,还会存在设计和测试不同步、难以实现多任务测试并行等问题,致使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不高,且该类方法通常难以对测试知识和用例进行复用,无法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管理。
云测试是通过服务商提供多种平台、多种浏览器的平台,用户在本地上传自动化测试脚本至云服务平台,在云服务平台上运行测试脚本,实现自动化测试。云测试能够节省大量的测试资源,可实现多任务并行测试,同时管理产品的整个测试过程。现有技术中云测试通常是通过嵌入在操作系统客户端来实现交互,通常是适用于具备操作系统的产品,但车载网络产品并没有操作系统,不具备嵌入客户端的条件,上述云测试方法不能直接适用于车载网络产品中。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475181.3公开一种面向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云计算仿真测试方法与装置,通过在云测试端构建SaaS层级、PaaS层级、IaaS层级,由IssS基础架构层级通过以太网络接口和硬件适配物理层通信,驱动硬件适配物理层实现与各被测信号设备联动,使用IaaS实现半实物半虚拟的完整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行环境。该云计算仿真测试方案是特定适用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仿真测试,实现过程复杂、测试成本高,且仅是实现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测试服务平台进行通信连接,不能适用于版本众多的车载网络产品的测试,尤其是对于大规模、多任务并行等测试无法实现整个测试过程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实现简单、自动化程度以及测试效率高且能够实现整个测试过程管理的基于Jenkins的车载网络产品云测试方法及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测试资源,满足各类车载网络产品大规模、并行测试等各种测试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Jenkins的车载网络产品云测试方法,步骤包括:
S1. 云测试系统构建:预先在云服务器端部署Jenkins工具,将需调度的各客户端主机作为从节点,并在各所述从节点上安装Jenkins工具的从节点客户端以及用于执行功能测试的功能测试工具;
S2. 云测试执行:需要测试时,上传测试代码并对所述云服务器端的Jenkins工具发起构建,由所述Jenkins工具获取所述测试代码后,调度所述从节点使用所述功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节点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控制执行所需功能测试的功能测试控制模块,所述步骤S2中调度所述从节点使用所述功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时,通过所述Jenkins工具调度对应的所述功能测试控制模块执行所需类型的功能测试。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使用所述功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调度使用所述功能测试工具生成被测网络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库,所述功能测试控制模块控制调用所述测试用例库中各测试用例执行所需类型的功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6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