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6166.3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成;周聪;黄小迪;展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3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盛水装置 快插式接头 底架 出水分流口 分配装置 冷却水管 切分导卫 总管接头 进水口 导卫 多线 底座 水路 等间隔设置 拆卸组装 快速更换 气动软管 竖直安装 维护方便 侧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包括盛水装置、总管接头、快插式接头、底架、底座,底架设置在盛水装置的底部,所述盛水装置通过底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盛水装置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盛水装置的侧壁上开设多个并排且等间隔设置的出水分流口,总管接头竖直安装在盛水装置的进水口上,快插式接头安装在盛水装置的出水分流口上,快插式接头能够连接作为导卫冷却水管使用的气动软管。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拆卸组装维护方便且能快速更换导卫冷却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线切分K1、K2导卫水路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某些螺纹钢生产线多数为多线切分生产线,尤其是在生产小规格钢筋,这就导致了在切分后的轧机安装导卫数增多,导卫冷却水管增多,且现有的导卫冷却水管全是从轧机冷却水管上分个接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给拆装导卫带来不便,如发生冒料等情况,容易烫坏、造成漏水,给生产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组装维护方便且能快速更换导卫冷却水管的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包括盛水装置、总管接头、快插式接头、底架、底座,底架设置在盛水装置的底部,所述盛水装置通过底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盛水装置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盛水装置的侧壁上开设多个并排且等间隔设置的出水分流口,所述出水分流口设置在盛水装置的侧壁中部,总管接头竖直安装在盛水装置的进水口上,快插式接头安装在盛水装置的出水分流口上,快插式接头能够连接作为导卫冷却水管使用的气动软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总管接头采用扳把式快换接头,总管接头连接进水总管。DN32扳把式接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快插式接头为快插式气动直接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快插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在接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出水孔,接头本体的外部凸出设有固定环、管道卡接部,固定环和管道卡接部分别位于接头本体的两端,其中固定环位于接头本体的后端,管道卡接部位于接头本体的前端,在固定环与接头本体之间设有卡槽,安装时,固定环设置于盛水装置出水分流口内部,接头本体通过卡槽套接在出水分流口中,管道卡接部凸出于盛水装置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管道卡接部上凸出设有一圈卡接头,卡接头的前端部具有倾斜导向,以便于连接气动软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底座采用横梁一体制作而成,在横梁的中部开设有腰型槽口,所述底架焊接在盛水装置的底部,底架套接于腰型槽口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架为圆柱形插销,圆柱形插销的外径略小于横梁中部的腰型槽口的槽宽,槽宽的尺寸以能够确保圆柱形插销套接在腰型槽口中不发生晃动为宜,圆柱形插销的长度至少为腰型槽口的槽深度2/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盛水装置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盛水装置的长度为底座的长度的3/4-4/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稳定,制造成本低,由于装置中使用快插式接头可有效提高拆装导卫及导卫冷却水管的便利性,大大缩短了更换导卫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将盛水装置采用底架插接在底座中的固定安装方式也有效加强了导卫冷却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的快插式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6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