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移位过程中的防侧向位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5157.2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斯海;高路恒;李平;马昕;李天悦;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移位 过程 中的 侧向 位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移位过程中的防侧向位移方法,包括八个步骤,在沿着导轨对建筑物进行移位的过程中,在安插孔、安插杆和T型滑块以及T型滑槽的相配合和限制作用下可有效防止建筑物在移位的过程中发生侧向位移。本发明,可有效防止建筑物在移位的过程中发生侧向位移,相比较传统的建筑物位移方法更加简单、安全、稳定,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尤为重要的是,使用本方法移位后的建筑物相比较未移位之前的建筑物,其基础更加坚固稳定,可有效防止因地质沉降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有效防止移位后的建筑物的基础和墙体发生断裂的现象,只需采用步骤一和步骤五至步骤八即可对建筑物进行再次移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平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物移位过程中的防侧向位移方法。
背景技术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根据其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横向平移,纵向平移,远距离平移,局部挪移,平移并旋转。建筑物的整体平移一般是由于旧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历史性建筑保护等原因而进行的,建筑物的整体迁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它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现有的建筑物的位移方法,建筑物在移位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侧向位移,而且步骤复杂、不安全、稳定性较差,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尤为重要的是,移位后的建筑物相比较未移位之前的建筑物,其基础不够坚固稳定,容易因地质沉降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而导致移位后的建筑物的基础和墙体发生断裂的现象,后期很难再对建筑物进行再次移位,为此提出一种建筑物移位过程中的防侧向位移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移位过程中的防侧向位移方法,可有效防止建筑物在移位的过程中发生侧向位移,相比较传统的建筑物位移方法更加简单、安全、稳定,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尤为重要的是,使用本方法移位后的建筑物相比较未移位之前的建筑物,其基础更加坚固稳定,可有效防止因地质沉降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有效防止移位后的建筑物的基础和墙体发生断裂的现象,只需采用步骤一和步骤五至步骤八即可对建筑物进行再次移位。
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移位过程中的防侧向位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位于建筑物的周围开挖凹槽,并在地面上铺设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上通过螺栓安装导轨,并在导轨上的T型滑槽的内部安装T型滑块,并在T型滑块的上端内部预留安插孔;
步骤二、将建筑物基础底部的土方逐段掏空,在逐段掏空建筑物基础底部土方的同时在掏空处填充钢筋笼,并在钢筋笼的底部焊接安插杆以及在钢筋笼的侧面安装挡板,在挡板围成的空间内部浇筑混凝土,同时保持钢筋笼的两端部露出;
步骤三、在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方可在建筑物基础底部的土方进行下一段掏空,然后在掏空处填充下一段钢筋笼,并将该段钢筋笼与上段钢筋笼焊接连接,在该段钢筋笼的侧面安装挡板,并在挡板围成的空间内部浇筑混凝土,同时保持该段钢筋笼远离上段钢筋笼的一端端部露出;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采用混凝土和钢筋笼浇筑形成托梁,在浇筑形成托梁的过程中,同时采用钢筋配合混凝土浇筑形成连接座,并在连接座的底部预留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墙体矫正仪器及墙体矫正方法
- 下一篇:古建筑二层木柱橔接抬高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