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4992.4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树华;钟福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5/06 | 分类号: | C22B15/06;G01N1/2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造铜期 终点 智能 判断 系统 | ||
1.一种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取样器、烟气预处理装置、烟气分析仪、分析装置和终点判断仪;
所述烟气取样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法兰压盖、滤芯、本体和定位器,还包括反吹机构,所述法兰压盖位于上端,其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分析通道,所述分析通道连入分析仪,所述分析仪用于分析分析通道中的气体成分,所述定位器位于下端,使用时固定连接于烟道内部且与烟道相通,所述本体嵌入所述定位器内,且与所述定位器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空腔包括上宽部和下窄部,所述上宽部与下窄部之比为1/3~1,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所述滤芯,所述滤芯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面及下面均设有防腐耐高温垫片,通过所述防腐耐高温垫片及所述横杆与所述法兰压盖和所述本体挤压密封连接,所述本体上部固定连接加热器,所述滤芯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滤芯的孔径为0.05-10μm,所述滤芯的厚度为1-3mm;
所述烟气取样器连接烟气预处理装置,所述烟气预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烟气分析仪,所述烟气分析仪用于分析样品中的SO2和O2的浓度;
所述终点判断仪通信连接所述烟气分析仪,所述烟气分析仪把SO2和O2的浓度值输入所述终点判断仪;
所述分析装置包括炉膛送风量检测单元、炉膛负压检测单元、送风压力检测单元、和炉膛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分析炉膛内送风量值、炉膛内负压值、送风压力值和炉膛内温度值,所述分析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终点判断仪,将上述炉膛内负压值、送风压力值和炉膛内温度值输入给所述终点判断仪;
所述终点判断仪包括终点分析单元,通过分析SO2和O2的浓度值、炉膛内送风量值、炉膛内负压值、送风压力值和炉膛内温度值,从而判断是否到达所设造铜期终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材质为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哈氏C、哈氏B、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分为外层和内层共两层结构,外层为玻璃纤维,厚度为0.5-1.5mm,内层为哈氏B合金,厚度为0.5-1.5mm,孔径为0.05-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送风量检测单元和送风压力检测单元设置于送风管道壁上、炉膛负压检测单元和炉膛温度检测单元设置于余热锅炉炉壁或者转炉炉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点判断仪包括终点判断模型,此终点判断模型与F、P1、P2、T这些参数相关,为所述烟气分析仪中所测量出的SO2浓度值,F为炉膛内送风量,P1为炉膛内负压值,P2为送风压力值,T为炉膛内温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0.5时,每隔一秒记录参数F、P1、P2、T的值,通过所述终点判断模型,所述终点判断仪即判断到达造铜期终点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人工智能预测单元,所述人工智能预测单元包括神经网络智能模块,用于预测造铜期终点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智能模块采用的为BP神经网络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智能模块采用的为Elman神经网络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搜索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网络结构或学习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炉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造铜期终点A的时间-造铜期终点B的时间≤0.5s时,即到达造铜期最终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9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