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体三轴试样的脱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4405.1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李元;黄献文;李娜;周航;周爱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锋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体三轴 试样 脱模 方法 | ||
1.一种土体三轴试样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多功能脱模装置,所述的多功能脱模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顶部钢板(15)、中部钢板(14)、底部钢板(18)和螺杆(11),框架内设有推进头(42)、模具(6)和底座(5),螺杆(11)位于推进头(42)两侧,模具(6)和底座(5)均位于推进头(42)下方,推进头(42)上固定设有推进杆(2),所述推进杆(2)穿过顶部钢板(15),所述螺杆(11)穿过顶部钢板(15)、中部钢板(14),螺杆(11)上还设有第一上定位螺母(13)、第一下定位螺母(12)、第二上定位螺母(16)和第二下定位螺母(17),所述第一上定位螺母(13)、第一下定位螺母(12)分别位于顶部钢板(15)上下两侧,第二上定位螺母(16)和第二下定位螺母(17)分别位于中部钢板(14)上下两侧,推进头(42)下方设有旋转手柄钢架(41)、扩大翼(44)和推进撑(43),模具(6)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5)下方设有升降螺杆(51),中部钢板(14)上设有螺纹孔,升降螺杆(51)穿过中部钢板(14)上的螺纹孔,推进杆(2)上设有第一齿口(27)和第二齿口(28),推进杆(2)的两侧还设有第一推进齿轮(35)和第二推进齿轮(34),所述第一推进齿轮(35)、第二推进齿轮(34)分别与第一齿口(27)、第二齿口(28)啮合,顶部钢板(15)上方还设有旋转手轮(31)、旋转杆(33)和推进杆支架(36),推进杆支架(36)固定在顶部钢板(15)上方,第一推进齿轮(35)和第二推进齿轮(34)固定在旋转杆(33)的端部,第一齿口(27)的齿距小于第二齿口(28)的齿距,模具(6)上还设有箍环(7),扩大翼(44)位于旋转手柄钢架(41)下方,旋转手柄钢架(41)侧壁上还设有外螺纹,推进撑(43)上对应设有内螺纹,推进杆(2)下端设有约束螺栓头(25),推进头(42)上设有外齿,旋转手柄钢架(41)上设有连接孔,旋转手柄钢架(41)中央处还设有齿轮(45),扩大翼(44)内端对应设有齿,所述齿轮(45)与扩大翼(44)内端的齿啮合,升降螺杆(51)外设有约束螺母(53),升降螺杆(51)底部还设有约束扩大头(52),模具(6)外侧设有直角三角形凸起(62),所述的土体三轴试样的脱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模具(6)中完成岩土实心圆柱试样的制备;
b、依据试样高度调整升降螺杆(51)的高度,并拧紧约束螺母(53);
c、调整顶部钢板(15)与中部钢板(14)的高度,并拧紧第一上定位螺母(13)、第一下定位螺母(12)、第二上定位螺母(16)和第二下定位螺母(17),使得其钢框架保持结构稳定;
d、逆时针旋转上述旋转手柄钢架(41),使得扩大翼(44)展开;
e、将岩土实心圆柱试样水平、居中放置在底座(5)上;
f、旋转第二推进齿轮(34),使得推进头(42)向下运动,当推进撑(43)的下表面高度低于试样顶面时停止;
g、顺时针旋转上述旋转手柄钢架(41),使得扩大翼(44)收缩,正好夹持在试样的模具(6)的外边沿;
h、旋转第一推进齿轮(35),使得推进头(42)向下缓慢运动,此时推进撑(43)将推动模具(6)的直角三角形凸起(62)向下运动,从而开始脱模;当模具(6)已明显向下运动时,可开始旋转第二推进齿轮(34),快速完成脱模;
i、脱模初步完成后,反向旋转第二推进齿轮(34),使得推进头(42)归位;
j、在扩大翼(44)下方放置一个承膜筒,通过扩大翼(44)的收缩夹紧带有橡皮膜的承膜筒;
k、先采用转动第二推进齿轮(34)使推进头(42)向下运动,当快接近试样时,采用转动第一推进齿轮(35)推进,直至承膜筒安装至预定位置,试样嵌入承膜筒中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体三轴试样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k后,顺时针旋转上述旋转手柄钢架(41),然后反向旋转推进杆(2),使得推进头(42)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未经绍兴文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4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覆的方法及涂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网络信息传输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