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交联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3364.4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杜杰辉;吴松金;鲁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13/02;C08K5/5313;C08K3/22;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收缩材料 辐射交联 红磷阻燃 无卤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高能电子辐照 加工润滑剂 聚烯烃基材 烷基次膦酸 氢氧化铝 抗氧剂 六价铬 色母粒 相容剂 重量份 红磷 交联 制备 射线 制造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辐射交联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其由以重量份数计的下述组分组成:聚烯烃基材100份、烷基次膦酸盐20‑4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40‑80份;氢氧化铝20‑80份;相容剂2‑6份;抗氧剂1‑2份;加工润滑剂0.5‑1份;色母粒1‑5份。本发明辐射交联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不含有卤素、红磷以及铅、汞、镉、六价铬等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采用γ射线或高能电子辐照实现交联,用于制造生产辐射交联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及其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交联热收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无卤阻燃热收缩材料,目前主要使用红磷做阻燃剂,阻燃效果好,能达到UL标准V0或VW-1等级的阻燃要求。但是红磷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有毒、刺激性的磷化氢,侵蚀人的皮肤和粘膜,危害人的健康;另外红磷还会诱导电子芯片中的金属铜、银发生迁移反应,造成集成线路的失效。为此,苹果公司于2007年在全球率先提出限制红磷阻燃剂在产品中的使用,其供应商也积极限制使用红磷。
因此,很有必要开发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常规无卤阻燃热收缩材料材料含有红磷以及铅、汞、镉、六价铬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提供一种辐射交联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辐射交联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材料,其由以重量份数计的下述组分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聚烯烃基材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所述聚乙烯的熔融指数MI为0.1~10g/10min;
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为50~70%,丙烯含量为30~50%,门尼粘度(ML 1+4,125℃)为5-50;
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门尼粘度(ML 1+4,121℃)为5-50;
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熔融指数MI为1-6g/10min,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0~40%;
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熔融指数MI为1-6g/10min,丙烯酸甲酯含量为8~30%。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聚烯烃基材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0-9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0份组成;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醋酸乙烯含量范围为10%-28%,MI在1~5.5g/10min;所述的乙烯-辛烯共聚物,门尼粘度范围为33±5。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烷基次膦酸盐结构式为:[R1R2P(O)O-]nMn+,其中的R1及R2为C1~C6的烷基或芳基,M是金属。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是由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合成的盐,结构式为C6H9N9O3,属于氮系列阻燃剂,平均粒径小于4μm。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是无机阻燃添加剂,平均粒径小于4μm。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相容剂是马来酸酐与聚烯烃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3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