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及使用该极耳的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2199.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鹏;李素丽;徐延铭;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2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锂离子电池 第一极 焊接 极耳焊接 极片尾部 卷芯本体 极片 单面涂布 双面涂布 保护板 不均匀 长条形 垂直的 空箔区 错开 延伸 探出 折卷 封装 装配 | ||
一种极耳及使用该极耳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的卷芯本体仅第二极片尾部第一折和第二折为单面涂布区,且第二极片尾部第一折连接有延伸出本体外的延长区二,第一极片尾部第一折连接有延伸出本体外的延长区一,且延长区一和延长区二均为空箔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其他部分均为双面涂布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头部错开一折卷绕,第一极耳焊接在延长区一上,第二极耳焊接在延长区二。本发明采用焊接部分与探出部分垂直的极耳,且焊接部分焊接在延长区,可以避免长条形极耳导致的卷芯本体厚度不均匀。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在延长区,封装后极耳处不存在背部台阶,利于后续保护板等元件的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及使用该极耳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经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产品中取得广泛应用。商业化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主要有两种结构:叠片结构与卷绕结构。动力电池主要采用叠片结构,而消费类电池主要采用卷绕结构。虽然目前的卷绕结构已经较为成熟,但其存在的一些缺陷是由结构特点决定的难以克服。第一,极耳焊接在极片头部,卷绕后极耳处在卷芯顶部正中间,在封装后背部台阶(极耳到电芯背部的垂直距离)难以避免,即电芯在一个平面平放时极耳不能紧贴平面,增大后续保护板等元件的装配难度,这在电芯厚度较大时尤其明显。第二,由于极耳探出方向垂直于极片长度方向,在注液工序电解液只能通过卷芯顶部(极耳探出处)与底部进入卷芯内部,而顶侧封完成后,卷芯顶部与底部空间很小,电解液难以快速进入卷芯内部。即使注液后抽真空,仍有一些电解液难以快速进入卷芯内部,这些电解液容易随卷芯内部气体一起抽出,造成电解液严重浪费。第三,因为极耳为长条形,极耳焊接处位于卷芯内部,导致卷芯本体厚度不均匀,极耳处厚度更大,容易导致极耳处负极压实过大等问题。如果能够将极耳焊接部分移出卷芯本体,将明显提高电池本体厚度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固有缺陷,提供一种极耳以及本体厚度均匀性高、无背部台阶并且能够节约电解液用量的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极耳,包括焊接部分与探出部分,所述的极耳整体呈L形或T形,极耳胶处在探出部分。
一种使用上述极耳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卷绕结构,卷芯本体仅第二极片尾部第一折和第二折为单面涂布区,且第二极片尾部第一折连接有延伸出本体外的延长区二,第一极片尾部第一折连接有延伸出本体外的延长区一,且延长区一和延长区二均为空箔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其他部分均为双面涂布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头部错开一折卷绕,第一极耳的焊接部分焊接在延长区一上,第二极耳的焊接部分焊接在延长区二上,第一极耳的探出部分和第二极耳的探出部分均垂直于卷绕轴线方向。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采用焊接部分与探出部分垂直的极耳,且焊接部分焊接在延长区,可以避免长条形极耳导致的卷芯本体厚度不均匀。第二,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在延长区,封装后极耳处不存在背部台阶,利于后续保护板等元件的装配。第三,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在顶侧封以后,侧边(注液一侧)并非极片弯折处,而是卷芯的卷绕轴线处,注液后电解液进入卷芯内部的速度明显更快,即使降低注液量也能有足够的保液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示意图,其中,9-焊接部分,10-探出部分,11-极耳胶;
图2为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示意图,其中,1-延长区一,2-延长区三,3-延长区二,4-第一极耳的焊接部分,5-第二极耳的焊接部分,6-第一极耳的探出部分,7-第二极耳的探出部分,8-卷绕轴线;
图3为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顶侧封后待注液形态示意图,其中,12-预留的气袋,13-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