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2156.2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8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建;李祎;马淇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21/10 | 分类号: | G06F21/10;G06Q20/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字 出版 版权 保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包括:认证模块、作品上传模块、第一判断模块、交易模块及第二判断模块;认证模块用于为注册者生成身份唯一标识号,将每个注册者的注册信息存入至区块;作品上传模块用于新建区块存放作品信息,并根据作品信息得出作品的UIC码作为作品的数字证书;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UIC码和身份唯一标识号判断注册者上传作品信息是否合法;交易模块用于付费订阅注册者通过付费订阅进行作品信息的浏览或转载,并通过区块链将交易记录进行存储;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付费订阅注册者行为是否侵权。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方法。本发明可以对作品的数字出版版权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版权作品日益数字化,且以较快的速度进行传播,纸质作品一旦进行出版,对应的电子版很快在网上流传,且流传的电子版多为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非法版本,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数字出版版权,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而目前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在完善阶段,在互联网中无法准确查找侵权者,针对侵权者的侵权行为无法提供有力的侵权证据。且现有的区块链版权保护系统中,缺少统一标识用于跨系统的版权认证。
CN 108846776 A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法,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使得版权作品登记实现自我监管,并未考虑跨系统的版权认证。
发明内容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及方法,可以对作品的数字出版版权进行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包括:认证模块、作品上传模块、第一判断模块、交易模块及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对注册者进行实名认证,并得到注册信息,为注册者生成身份唯一标识号,将每个注册者的注册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存入至区块,将所述身份唯一标识号作为注册信息所在区块的标识;
所述作品上传模块用于在注册者对应注册信息所在区块后新建区块存放作品信息,所述作品信息包括作品的版权证书电子版、作品类别、注册时间及著作权人信息,根据作品信息得出作品的UIC码作为作品的数字证书,并将作品对应的UIC码作为作品信息所在区块的标识;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作品对应的UIC码和注册者对应的身份唯一标识号判断注册者上传作品信息是否合法;
所述交易模块用于注册者为合法上传的作品信息进行收费标准的设定,付费订阅注册者通过付费订阅进行作品信息的浏览或转载,通过UIC码得出作品信息所在区块,在作品信息所在区块后添加新的区块用于存放交易记录,并以作品信息对应的UIC码和交易时间作为对应交易记录所在区块的标识;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付费订阅注册者行为是否侵权。
进一步地,还包括:共识模块;
所述共识模块用于通过设定共识机制对付费订阅作品进行评分和评价;所述共识机制为:所述评分和评价不能进行更改。
进一步地,所述UIC码由作品类别码、时间码、著作权人码及随机码组成,所述作品编号由系统生成,所述作品类别码为字母,所述时间码为版权登记时间,所述著作权人码由著作权人证书号组成,所述随机码为6位随机数。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
注册者以网络名进行信息的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作品对应的UIC码得出作品对应的著作权人码,从而得出作品对应的著作权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师范学院,未经商丘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