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盆周山地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方法及保育猪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2007.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30;A23K50/60;A23K10/30;A23K10/37;A23K10/20;A23K20/22;A23K20/142;A23K20/1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贾庆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育舍 仔猪 山地 饲养 保育猪 日龄 消毒 预防呼吸道疾病 饲料 断奶仔猪 环境控制 育肥阶段 保育栏 减小 母猪 驱虫 饲喂 洗刷 保温 粪便 死亡率 铺垫 清扫 通风 细菌 食用 转入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周山地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方法及保育猪饲料,涉及食用畜累养殖技术领域。该一种盆周山地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方法,包括,断奶,仔猪日龄满28~40天断奶,平均35日龄断奶,断奶时,采取“赶母留仔”的方法,先赶走母猪,让仔猪留原栏饲养3~4天后转入保育栏。环境控制,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要每周消毒2次,及时清理粪便、尿等污物;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饲喂、保健、调栏、以及免疫驱虫。本方案减小盆周山地猪的死亡率,为后续育肥阶段做好铺垫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畜累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盆周山地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方法及保育猪饲料。
背景技术
盆周山地猪(Penzhou Mountain pig)因产于四川盆地周边的大巴山、巫山、大娄山及乌蒙山一带而得名,部分农户称为高山猪、包谷猪。
分布于北纬28°10’~32°13’、东经105°17’~110°11’,地势较高,境内有平坝、高山、深丘,海拔一般在800~1200m。年平均气温15.5~17.7℃,无霜期289~346天;年降水量754~1211mm,相对湿度75%~8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日照较好,四季分明。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瘦肉型猪生产的兴起与发展,外来良种公猪的引进和杂交猪生产的发展,导致盆周山地猪数量减少,特别是用于纯繁的母猪数量急剧减少。
2015年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建立了盆周山地猪资源保种场,在坚持扩群复壮的同时加强了后备猪的选育工作。
盆周山地猪在仔猪期的夭折率很高,因此需要一套饲养盆周山地猪的方法,减少仔猪期盆周山地猪的死亡率,从而科学有效的繁育、保护盆周山地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盆周山地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方法,减小盆周山地猪的死亡率,为后续育肥阶段做好铺垫准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盆周山地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方法,
S1:断奶,仔猪日龄满28~40天断奶,平均35日龄断奶,断奶时,采取“赶母留仔”的方法,先赶走母猪,让仔猪留原栏饲养3~4天后转入保育栏。
S2:环境控制,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要每周消毒2次,及时清理粪便、尿等污物;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S3:饲喂,断奶后一周,逐渐过渡饲料,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第一天可不喂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 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
S4:保健,昼夜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并在断奶当天开始7~10天内的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电解质等,促使仔猪采食和生长,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
S5:调栏,保育过程中,将每窝的弱仔猪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提高保育猪的整齐度。
S6:免疫驱虫,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S2:环境温度为:断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应保持在20~22℃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为最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S3:饲喂,保育阶段的仔猪饲料的蛋白含量控制在17%以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