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组件和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1981.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洪嘉华;钟灵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F04B39/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组件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组件和压缩机。其中,轴承组件,用于压缩机,包括:轴承,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排气孔;限位器,位于安装槽内,限位器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相连接,限位器的另一端位于排气孔的上方,安装槽和限位器共同限定出排气流道;分隔部,设置在排气流道内,靠近限位器的另一端,分隔部用于将大股气流分割成若干股小气流。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分隔部在排气流道的位置,分隔部将大股气流分割成若干股小气流,从而使大气流涡旋结构破碎成小气流涡旋结构,小气流涡旋结构的高频气流噪声能被较好的干预及隔绝,故,可大大降低产品的运行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封闭式压缩机,在具有滚子与气缸等部件的压缩腔内,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一旦制冷剂气体在压缩腔内被压缩设定压力,排气阀就由于压差驱动而被打开。阀片周期性的打开和关闭会造成轴承阀座内的气流流动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大的气流涡旋结构,大的气流涡旋结构表征中低频气流噪声,该噪声不易被隔绝,致使产品的运行噪声大,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轴承组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轴承组件,用于压缩机,包括:轴承,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排气孔;限位器,位于安装槽内,限位器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相连接,限位器的另一端位于排气孔的上方,安装槽和限位器共同限定出排气流道;分隔部,设置在排气流道内,靠近限位器的另一端,分隔部用于将大股气流分割成若干股小气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组件包括:轴承、限位器和分隔部。由于轴承组件的阀片位于安装槽的底壁和限位器之间,且阀片盖设在排气孔上,这样,当压缩机工作时,气流借由排气孔进入排气流道内,阀片在气流的作用下周期性的打开和关闭,致使轴承内形成表征为中低频噪声的大气流涡旋结构,故,将分隔部设置在排气流道内,靠近限位器的另一端,这样由排气孔内进入的气流会第一时间、及时地与分隔部相接触,分隔部将大股气流分割成若干股小气流,从而使大气流涡旋结构破碎成小气流涡旋结构,小气流涡旋结构的高频气流噪声能被较好的干预及隔绝,故,可大大降低产品的运行噪声,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分化气流,可以延缓小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涡流的分离脱落,从而可以减少对后续排气流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由于分隔部靠近限位器的另一端,故,可在源头上对由排气孔流入的气流进行分隔,以最大限度地对大气流涡旋结构进行破碎,避免大气流涡旋结构在未被处理的情况下流入后续排气流道进而造成气流噪声无法被隔绝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轴承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隔部包括分隔杆;分隔杆的截面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及异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分隔部的结构,使得分隔部包括分隔杆,这样利用分隔杆实现对气流的分隔,分隔杆具有耗材少、质量轻等优点,且分隔杆的结构设置合理利用了轴承的现有结构,即,在不改变轴承现有内部结构及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气流流动结构的改变,减少了额外材料的投入,降低了对轴承的改造成本。
进一步地,分隔杆的截面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圆形、多边形及异形,即,可根据排气流道的内部具体结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分隔杆的截面形状,即,在不改变轴承的外形尺寸及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合理设置分隔杆的形状,进而避免增大轴承组件对压缩机内部空间的占用率的情况发生。具体地,分隔杆的截面形状可为楔形、方形等多边形,异形为不规则的形状,如,由曲线围成的结构,或由一段弧线及一段直线围成的结构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隔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片,套设在分隔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