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咪唑并芳环类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1061.9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江磊;冯志勇;尚珂;寿建勇;吴淡宜;徐圆;张淑芸;张毅;张宇星;郑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轶诺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519/00;A61K31/5025;A61K31/506;A61K31/537;A61K31/551;A61P35/00;A61P29/00;A61P17/00;A61P3/00;A61P21/00;A61P25/00;A61P37/00;A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思敏;徐迅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咪唑 芳环类 化合物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芳香酰胺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所述的化合物具有TRK激酶抑制活性,可以作为治疗TRK功能异常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分子药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TRK激酶抑制剂及其制备和用途。
背景技术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receptor kinase,TRK)是一类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隶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主要包括高度同源的TRKA、TRKB和TRKC三个成员,分别由NTRK1、NTRK2和NTRK3三个基因编码而成。这些受体酪氨酸激酶主要在神经组织中表达,并通过神经营养因子NTs(neurotrophins)的激活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TRK作为酪氨酸激酶受体,每个TRK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配体结合并激活其下游的信号通路。NGF(nerve growth factor)特异性结合并激活TRKA;TRKB的配体包括有BDGF(brain-derived growth factor)和NT-4/5(neurotrophin-4/5);NT-3特异性结合并激活TRKC。三种TRK受体均含有用于配体结合的细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具有激酶活性的胞内结构域。
当特定配体与相应受体的胞外结构域相结合,会引发受体的寡聚化和胞质内激酶结构域中特定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从而引起下游信号通路如Ras/MAPK、PLCγ/PKC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调控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等一系列生理过程(Bergman,et al.1999)。TRK信号通路通常被精确调控,而它的异常激活则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Amatu,et al.2016)。研究结果表明,引起TRK通路异常激活的机制有很多,包括基因融合、蛋白质过度表达和单核苷酸突变,这些异常与肿瘤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特别是NTRK基因融合已被证实是导致多种肿瘤发生的重要要因素,且不依赖于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类型。在当前二代测序技术和精准医疗的迅猛发展下,越来越多的NTRK融合基因被发现,例如ETV6-NTRK3、MPRIP–NTRK1、CD74–NTRK1等。近年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融合基因是非常有效的抗癌靶点,且含有NTRK融合基因的肿瘤对TRK抑制剂有非常显著的响应率(Drilon,et al.2018)。因此,越来越多的TRK靶点抑制剂被报道,如(WO2010048314,WO2011146336,WO2017004342)。同时,在临床试验阶段,已经发现有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耐药现象,并被证实是由酶活区域的部分碱基突变引起,例如NTRK1G595R或G667C突变,NTRK3的G623R或G696A突变,而新一代TRK激酶抑制剂的研制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一代TRK激酶抑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TRK激酶抑制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R具有-L1-RA的结构;
L1选自下组: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3个选自N、S和O的杂原子的5-10元亚杂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X)y-,其中各个所述的X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亚烷基、-O-、-C(=O)-、-CONH-、-NHCO-、-S-、-S(=O)-、-S(=O)2-、-NH-;
y选自下组:1、2或3;
RA选自下组: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3个选自N、S和O的杂原子的5-10元杂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轶诺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轶诺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
- 下一篇:壳体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