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1026.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方力平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鱼化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隧道 渗水 物理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隧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包括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口盖,所述连通腔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后盖,所述安装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该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达到了对隧道内渗水的检测效果,使用时,氯化钴试纸由安装盒内部的夹块将两侧固定,由推进轴将其带入安装腔,按住开关风扇得电运转,将检测面的水分吸入安装腔,之后水分通过通气口与氯化钴试纸发生反应,氯化钴试纸根据与水分的接触由蓝色变成不同层次的红色,从而解决了对隧道内渗水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隧道也越来越多, 为人们的通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目前的隧道内容易渗水,渗水对隧道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隧道经常出现隧道内渗水的问题,隧道渗水检测设备很难快速得出结论,以至于一般的隧道渗水问题很难及时进行预防。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隧道设备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铁隧道内渗水物理检测装置,包括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口盖,所述连通腔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后盖;
所述安装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手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
所述安装腔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活动插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滑动槽滑动插接,所述顶杆位于安装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活动插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安装盒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盒盖,所述盒盖与安装腔活动套接,所述安装盒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氯化钴试纸。
优选地,所述连通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口,所述橡胶口呈锥形状。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一端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封闭盖。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极与风扇的负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的正极与可充电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负极与风扇的正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杆的下表面开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的上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盒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盒位于连通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安装盒的两侧与导轨的表面活动插接。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连通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口,橡胶口呈锥形状,达到了该装置在检测时更好的与检测面接触的效果,使用时,按住开关,风扇转动,将橡胶口与被测墙面贴合,由风扇将水分吸入安装腔,从而解决了检测装置不能很好的与被检测面贴合的问题。
2、通过设置顶杆的下表面开设有漏水口,漏水口的上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盒的上表面,达到了在检测过程中,对多余的水进行排放的效果,使用时,风扇通过橡胶口将水分吸入,水分过多时,由漏水口排放,从而解决了装置内有积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