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效重构协方差矩阵的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0843.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雷舒杰;张军星;王雪博;王帅;蒲彬;吴迎春;史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7/08 | 分类号: | H04B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刘琰;贾慧琴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效 协方差 矩阵 波束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效重构协方差矩阵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M个阵元组成的均匀线阵,空间内有J+1个远场窄带信号入射到阵列,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
步骤2:通过特征分解方法得到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布情况,得到阵列接收信号中大特征值个数;
步骤3:利用MUSIC算法估计大特征值所对应的信号,通过设定功率谱阈值:临界门ξ来估计出大功率信号所对应的角度;
步骤4:已知期望信号的角度区域Θ,并且有Θ=[θmin,θmax],并假定期望信号来波方向为θd,θd∈Θ;设定估计出的角度方向为θi(i=1,2,…,P),其中P为估计出的信号源个数,通过判断θi(i=1,2,…,P)中是否存在位于期望信号角度区域Θ范围内来确定重构协方差矩阵的临界值:判断因子β;
步骤5:分别求出不同判断因子情况下所对应的协方差矩阵,具体包括:步骤5.1: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采用噪声平均的方法对协方差矩阵进行修正,以消除有限快拍数对采样协方差矩阵产生的影响;
步骤5.2:在高信噪比情况下,采用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的方法,以提高算法的性能;
步骤6:最终求取不同情况下对应的阵列权值矢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重构协方差矩阵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均匀线阵接收信号模型的建立步骤包括:
步骤1.1:将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写成:
式中,J代表干扰个数,s0(t)代表期望信号,θ0代表期望信号来向,sj(t)(j=1,…,J)代表第j个干扰信号,θj(j=1,…,J)代表干扰信号来向,a(θ0)是期望信号所对应的导向矢量,a(θj)(j=1,…,J)是干扰信号所对应的导向矢量,n(t)是高斯白噪声,并定义
步骤1.2:假定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间互不相关,则阵列接收数据真实协方差矩阵写成:
RX=E[X(t)XH(t)]=Rs+Rj+n
式中,Rs、Rj+n分别是期望信号、干扰和噪声信号所对应协方差矩阵,(·)H代表矩阵转置符号;
步骤1.3:采用采样协方差矩阵来代替阵列接收数据真实协方差矩阵:
R=X(t)XH(t)/K
式中,K为采样快拍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重构协方差矩阵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求取大特征值的方法可以描述为:
式中,λi(i=1,2,…,M)为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并且满足λ1≥λ2≥…≥λM,Λ=diag{λ1,…,λM},ei(i=1,2,…,M)为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U=[e1,e2,…,e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重构协方差矩阵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MUSIC算法是基于最小化输出功率实现的,表示为:
式中,θ代表空间域角度,UN(θ)为噪声信号对应的子空间,a(θ)为空间角度区域对应的导向矢量,PMUSIC即为权值矢量所对应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8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导向矢量模型的稳健波束成形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