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用黑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0248.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园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仁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1/04 | 分类号: | B43L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方力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黑板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黑板,包括黑板框架、黑板面、上旋转杆、下旋转杆和电机,上旋转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黑板框架的上部空间,上旋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旋转杆支架连接,上旋转杆支架与黑板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下旋转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黑板框架的下部空间,下旋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下旋转杆支架连接,下旋转杆支架与黑板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黑板面为一圈形设计的橡胶带,黑板面的内表面与上旋转杆和下旋转杆均支撑连接,通过上旋转杆和下旋转杆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黑板面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该教学用黑板,解决了现有黑板利用率低的问题,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黑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合理教学过程结构,可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但是板书仍然是当前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设计方便、实用的教学用黑板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目前学校教室大多采用的黑板设置的较高,一般情况下顶部不能有效利用,存在黑板利用率低的问题,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同时降低了课堂效率。如果将黑板设置的较低,书写时需要弯腰,长时间书写身体会产生不适,同时会存在黑板被前排学生遮挡而导致后面同学看不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201410578130.3公开了一种智能黑板,包括交换系统,该交换系统固定在墙面上,交换系统可以使前端黑板与后端黑板交换位置。但是此产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面黑板总是在外侧,另一面黑板总是在内侧,在内侧黑板上书写内容时,当上拉内侧黑板面,外侧的黑板面会遮挡住内侧的黑板面,因此老师只能弯腰板书,或只在内侧黑板面上书写较少内容,浪费了内侧黑板面的大量空间资源,导致黑板的利用率低。
为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方便使用、黑板利用率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适用性强的教学用黑板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黑板板面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教学用黑板,能够提高黑板的利用率。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教学用黑板,包括黑板框架、黑板面、上旋转杆、下旋转杆和电机;
所述上旋转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黑板框架的上部空间,所述上旋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旋转杆支架连接,所述上旋转杆支架与黑板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下旋转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黑板框架的下部空间,所述下旋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下旋转杆支架连接,所述下旋转杆支架与黑板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黑板面为一圈形设计的橡胶带,所述黑板面的内表面与上旋转杆和下旋转杆均支撑连接,通过上旋转杆和下旋转杆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所述黑板面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所述上旋转杆的左端连接第一旋转齿轮,所述下旋转杆的左端连接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二旋转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齿带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二旋转齿轮均与传动齿带相啮合;
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黑板框架的内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旋转齿轮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旋转齿轮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带动下旋转杆转动,通过传动齿带和第一旋转齿轮带动上旋转杆转动,从而带动黑板面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教学用黑板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和右端均嵌设在所述黑板框架的左端和右端,且所述固定板置于所述黑板面的内侧。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板的右边开设有用于切削粉笔的粉笔孔,所述粉笔孔为倾斜的圆锥孔,所述粉笔孔的内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切削刀,且所述切削刀的刀刃的长度方向与粉笔孔的孔壁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板的左边固定有用于悬挂物体的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仁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仁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