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专用的连续生产线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6319.6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蒋宗轩;蒋明根;周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00;C22F1/18;B21B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方中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轧制 锆板 淬火热处理 连续生产线 专用的 核级 温区 轧机 简化设备结构 快速淬火装置 热处理成本 传送辊道 淬火过程 淬火系统 独立驱动 连续加工 炉辊组件 轧制系统 整个炉体 直接对接 加热区 辊道 横移 炉辊 移动 进口 | ||
本发明涉及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专用的连续生产线及工艺,该生产线包括轧制系统,其包括轧制加热炉、轧机,其中锆板能够在轧制加热炉的加热区中来回移动;淬火系统,其包括加热炉、设置在加热炉出口处的快速淬火装置设置在加热炉的进口、且与轧制加热炉通向轧机的传送辊道相连通的横移辊道。本发明一方面将轧制和淬火过程直接对接,实现连续加工;另一方面结合加热炉的炉辊组件的温区的设置,缩短整个炉体的长度,简化设备结构,大大降低热处理成本,同时每个温区的炉辊组独立驱动,进而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专用的连续生产线,同时还涉及一种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热处理过程用来改变工件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工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因此,热处理步骤是工件成型必不可少的步骤。
目前,核级锆板的轧制过程和淬火处理过程是完全两个独立的过程,也就是说,当锆板完成轧制,经过收集和转运后,再将锆板送入淬火设备中进行淬火处理,因此,存在以下缺陷:
1、无法连续性完成锆板的热处理过程,不仅造成设备结构复杂,而且热处理的成本也较高;
2、轧制加热炉和淬火加热炉的加热区要很长,因此,这样势必造成炉体较长且占用面积很大,同时热处理炉的结构更复杂,且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专用的连续生产线。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工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级锆板轧制、淬火热处理专用的连续生产线,其包括
轧制系统,其包括轧制加热炉、轧机,其中轧制加热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辊组件,炉体包括自炉体的进口向出口依次设置的进料区、加热区、出料区,炉辊组件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进料区、加热区、及出料区内的第一炉辊组、第二炉辊组和第三炉辊组;
淬火系统,其包括加热炉、设置在加热炉出口处的快速淬火装置,其中加热炉与轧制加热炉的结构相同;
特别是,炉辊组件还包括分别驱动第一炉辊组、第二炉辊组和第三炉辊组以传送锆板在炉体内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以及分别向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下达运动指令以控制各个炉辊组传送速度和传递方向的PLC控制系统,当锆板位于加热区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炉辊组传动锆板在所述加热区内进行来回移动,直接加热完成后所述第二炉辊组再将锆板传向第三炉辊组,并由第三炉辊组将加热完成锆板传出炉体;
淬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炉的进口、且与轧制加热炉通向轧机的传送辊道相连通的横移辊道。
优选地,PLC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料区、加热区和出料区中用于监控锆板所处具体区间位置的监控单元;接收监控单元所反馈的信息向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下达传送速度和传送方向指令的处理器。
优选地,监控单元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进料区、加热区和出料区的区间界点处的多个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传感器有六个,其中每两个传感器之间分别对应进料区、加热区和出料区,且位于每相邻两个温区的之间两个传感器之间隔开设置。当然,相邻两个温区也可以采用一个传感器,这样一来三个传感器也是可行的,但是,本申请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一旦位于相邻两个温区之间的一个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也不会造成驱动指令的混乱,确保锆板只能在加热区来回移动加热。
优选地,传感器并排设置在多根炉辊形成传送通道的相对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6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