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的电流传输方法与电流传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4858.6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许继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3 | 分类号: | H01R12/53;H01R12/58;H01R4/3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陈珊珊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孔 印刷电路板 电流传输 导电端 电源线 预设 大电流传输 金属 用电器件 占用空间 电源层 地线 线缆 传输 | ||
本发明提供印刷电路板的电流传输方法与电流传输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预设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预设第三固定孔及第四固定孔;将电源线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将地线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四固定孔;流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电流经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电源线被传输至所述第三固定孔,进而流入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各用电器件。本发明无需增加线缆数量即可实现印刷电路板的大电流传输,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且不会对印刷电路板电源层的完整性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印刷电路板的电流传输方法与电流传输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rack系统和部分标准机系统中,主板的供电都是来自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通过绞制cable线缆和电源接头的方式来接入。由于受到电源接头的限制,cable线缆的线径一般最大支持16AWG规格,可提供的电流大概为9~11A/pin。目前,当系统需要比较大的电流时,只能通过扩展电源接头的数量来满足系统对高电流的需求。然而,这种技术方案存在一些不足:
1、占用空间比较大
电源接头的数量越多,占用的PCB面积就会越大。当PCB板本身的器件就比较多时,较多的电源接头就可能会导致PCB板的尺寸加大。此外,在增加电源接头的同时,cable线缆也会随之增多,这无疑会给理线增加一定的繁琐度。
2、影响电源层的完整性
由于电源接头通过pin和PCB板直接焊接在一起,所以过多的pin会对电源层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电容的数量比较多
每个电源接头的旁边都需要放置多个电容用于滤除纹波和储能,电源接头的增加无疑需要放置更多的电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电路板的电流传输方法与电流传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电流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预设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预设第三固定孔及第四固定孔;将电源线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将地线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四固定孔;流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电流经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电源线被传输至所述第三固定孔,进而流入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各用电器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空余位置;所述第三固定孔及所述第四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空余位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通过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所述地线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通过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四固定孔。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的金属导电端呈片状;所述地线的金属导电端呈片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4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设备用线缆临时接头结构
- 下一篇:多合一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