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3717.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兴;杨亚东;吴志伟;孙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吴元元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导线固定 电气控制箱 电力建设 上导线 缠绕 电力技术领域 导线连接线 导线缠绕 活动安装 箱体内腔 后侧壁 开关盖 下导线 出线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活动安装有开关盖,所述箱体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上器件固定板。该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通过设置的上导线固定板,上导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的第一导线固定扣,从而实现了通过第一导线固定扣将上器件固定板与下器件固定板之间的导线连接线有序的固定在第一导线固定扣上防止导线之间发生缠绕,通过下导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的第二导线固定扣从而实现了将出线固定在第二导线固定扣上,避免导线之间发生缠绕,方便了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达到可防止导线缠绕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
背景技术
BIM系统就是通过参数化概念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一个富含海量建筑数据信息的可视化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应用加强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从早期的3D模型建立渐渐加入时间和成本等元素,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促进了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的技术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缺陷,现在的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内部导线错综复杂,容易因为导线损坏而造成导线与导线之间产生火花,造成控制箱自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具备可防止导线缠绕等优点,解决了现在的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内部导线错综复杂,容易因为导线损坏而造成导线与导线之间产生火花,造成控制箱自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活动安装有开关盖,所述箱体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上器件固定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位于上器件固定板下方的下器件固定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位于上器件固定板与下器件固定板之间的上导线固定板,所述上导线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线固定扣,所述箱体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位于下器件固定板下方的下导线固定板,所述下导线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线固定扣,所述箱体内腔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位于下导线固定板下方的滑动连接杆,两个所述滑动连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导线固定盘,所述导线固定盘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且均贯穿并延伸至箱体内部的出线管,所述出线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所述出线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限位筒上方的出线固定盘,所述出线固定盘上开设有出线孔,三个所述出线固定盘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三个所述导线固定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接杆。
前述的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所述导线固定盘、出线固定盘和连接接杆均呈圆柱体,且导线固定盘与出线固定盘的直径相等,所述导线固定盘和出线固定盘通过连接接杆同轴连接。
前述的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所述每个导线固定盘上穿孔的数量均为八个,且八个所述穿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导线固定盘上。
前述的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所述每个出线固定盘上出线孔的数量均为八个,且八个所述出线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出线固定盘上,相邻两个所述出线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穿孔之间的距离,出线孔与穿孔直径相同。
前述的基于BIM系统的电力建设用电气控制箱,所述第一导线固定扣与第二导线固定扣的数量均为九个,第一导线固定扣呈等距离分布在上导线固定板的前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线固定扣呈等距离分布在下导线固定板的前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