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3675.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聂凤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凤玲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垃圾 酸碱度 无害化处理装置 酸碱处理 污水 吸附过滤装置 高效纯化 过滤室 碱处理 酸处理 除掉 滤除 平衡 吸附 微生物 杂物 水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气泡室、酸碱处理室、过滤室。通过对气泡室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使得进入到气泡室中的污水实现了高效纯化处理,从表观上实现了污水的清澈化。通过对酸碱处理室中进行先酸处理杀除污水中有害微生物,然后再碱处理平衡酸碱度且滤除掉产生的杂物后,再次通过pH值检测器而适当的添加酸或碱来平衡酸碱度。最后通过三重吸附过滤装置,将水体中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滤除,达到了对医疗垃圾进行高效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垃圾处理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垃圾的成分非常复杂,无法通过常规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现有常规的对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进行固液分离后,对固体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而对于液体垃圾则进行多重过滤杀毒处理。但是对于成分非常复杂的医疗液体垃圾采用过滤的方式处理效率非常低下,如何高效的处理医疗垃圾成为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出一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气泡室、酸碱处理室、过滤室。
所述气泡室包括气泡室外壳、垃圾注入口、入口过滤板、入口斜管、入口转管,入口转轴,气泡室出液口,泡沫出口、去泡筒部件、回水管、回水冲击口、曝气转盘、转动轴承、入气管和气泵;所述气泡室外壳整体呈中空倒置圆台结构设置,所述垃圾注入口呈管状物横置于气泡室外壳外部,在垃圾注入口内部设置有多个入口过滤板,所述入口过滤板为倾斜设置的密布通孔板,将进入垃圾注入口的部分固态物质滤除;所述入口斜管倾斜设置且贯穿气泡室外壳的顶壁,所述入口斜管一端与所述垃圾注入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入口转轴与入口转管连通,所述入口转管横置与气泡室外壳内部且能够在所述入口转轴的带动下以自身为轴旋转,所述入口转管的侧壁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气泡室出液口设置在气泡室外壳的底壁上。
所述泡沫出口设置在气泡室外壳的一侧壁的上部,所述泡沫出口通过设置在气泡室外壳外部的回水管与所述回水冲击口连通,所述回水冲击口设置在与泡沫出口相对位置的另一侧壁的上部;在所述回水管中设置有去泡筒部件,所述去泡筒部件包括去泡外筒、去泡内筒、去泡筒入液口和去泡筒出液口;所述去泡外筒和去泡内筒为同轴设置,所述去泡内筒能够以二者共同的轴为轴旋转,所述去泡内筒的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设置,在去泡内筒顶部中央设置有去泡筒入液口且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泡沫出口相连通,在去泡外筒的底部的边部设置有去泡筒出液口且通过回水管与所述回水冲击口连通。
所述曝气转盘以中空盘状物的结构设置在气泡室外壳内底部,所述曝气转盘的外壁设置有密布的通孔,在曝气转盘的底部中央与所述入气管连通,所述入气管一端与曝气转盘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气泡室外壳的外部且高度高于气泡室外壳的顶壁高度,所述曝气转盘底部的入口处通过转动轴承与气泡室外壳的底壁转动固接,在所述入气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入气管内部气压的气泵。
所述酸碱处理室设置在气泡室下部,包括酸碱处理室搅拌轴、酸碱处理室入口、上加酸喷头、上斜过滤板、氧化钙过滤板、pH值检测器、下加酸喷头、加碱喷头以及酸碱处理室出口;所述酸碱处理室入口设置在酸碱处理室的顶壁上并与所述气泡室出液口连通,所述上加酸喷头设置在酸碱处理室入口旁边,用于向酸碱处理室中喷入酸溶液,在酸碱处理室的内顶壁上还设置有酸碱处理室搅拌轴,在酸碱处理室搅拌轴的下方倾斜设置有上斜过滤板,在上斜过滤板下方横向设置有氧化钙过滤板,所述氧化钙过滤板为上下两层密布通孔板中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在氧化钙过滤板下侧的酸碱处理室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pH值检测器、下加酸喷头和加碱喷头,所述pH值检测器用于检测氧化钙过滤板下部水体的酸碱pH值,所述下加酸喷头用于向水体中加入稀酸溶液,所述加碱喷头用于向水体中加入稀碱溶液;所述酸碱处理室出口设置在酸碱处理室的底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凤玲,未经聂凤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氯蔗糖废水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