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器的控制装置、方法和开绕组电机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9875.0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斌英;宋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32;H02P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控制 装置 方法 绕组 电机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控制装置、方法、开绕组电机的控制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装置包括:逆变器,逆变器包括第一逆变桥臂和第二逆变桥臂;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与第一逆变桥臂相连接,串接在共直流母线的正端和负端之间;第二零序电流抑制装置,第二零序电流抑制装置与第二逆变桥臂相连接,串接在共直流母线的正端和负端之间;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逆变桥臂和第二逆变桥臂相连接,在第一逆变桥臂按照预存储的第一电压矢量信号工作时,控制第二逆变桥臂按照与第一电压矢量信号映射的第二电压矢量信号工作,其中,第一电压矢量信号和第二电压矢量信号为不产生共模电压的矢量组合信号,以消除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控制装置, 一种逆变器的控制方法,一种开绕组电机的控制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采用共直流母线的开绕组电机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零序电流, 零序电流会产生额外的损耗,在损耗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烧毁器件。
常规的方法是修改调制策略,改变两侧逆变器全0和全1零矢量的分 配,以此产生可控的零序电压,消除零序电流。
然而上述方法中,存在如下弊端:首先,额外产生的零序电压会使电 机端的共模电压增加,影响系统电磁兼容性能;其次,在控制电机运行时 的零序电压是电机基频的三倍频,在电机基频不稳定的时候,采用三倍基 频的比例谐振控制是比较困难的,此外,由于零矢量被用于调节零序电流, 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已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逆变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开绕组电机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控制装置,用于开 绕组电机,其中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包括:逆变器,逆变器包括第一逆变桥 臂和第二逆变桥臂;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与第 一逆变桥臂相连接,串接在共直流母线的正端和负端之间;第二零序电流 抑制装置,第二零序电流抑制装置与第二逆变桥臂相连接,串接在共直流 母线的正端和负端之间;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逆变桥臂和第二逆变桥臂相连接,在第一逆变桥臂按照预存储的第一电压矢量信号工作时,控 制第二逆变桥臂按照与第一电压矢量信号映射的第二电压矢量信号工作, 其中,第一电压矢量信号和第二电压矢量信号为不产生共模电压的矢量组 合信号。
在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包括逆变器、第一零序电流抑制 装置、第二零度电流抑制装置和控制器。其中,逆变器包含第一逆变桥臂 和第二逆变桥臂,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与第一逆变桥臂相连接后,串接 在共直流母线的正端和负端之间,同时第二零序电流抑制装置与第二逆变 桥臂相连接后,串接在共直流母线的正端和负端之间。通过在第一逆变桥 臂和第二逆变桥臂与共直流母线之间分别串接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和第二零序电流抑制装置,由于第一零序电流抑制装置和第二零序电流抑制装 置具有极大的阻抗,因此,即使存在零序电压,也无法在零序电压的作用 下产生零序电流。同时,控制器发出的第一电压矢量信号和第二矢量信号 是不产生共模电压的矢量组合信号,进而第一电压矢量信号和第二矢量信 号的作用下不会产生零序电压,因此,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电磁 兼容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比例谐振控制的问题,由于控制过程中并未涉 及到零矢量的控制过程,因此,相对于常用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直流母线 电压的利用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逆变器的控制装置还具有如下 附加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9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