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载武器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8065.3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荣;崔士儒;张健;程红军;于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318 | 分类号: | H04B17/318;H04B17/382;H04W52/14;H04W5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接收装置 信号发射装置 最小发射功率 第二信号 发射功率 机载武器 通信链路 发射装置 通信方法及装置 接收灵敏度 传输距离 调节信号 环境噪声 获取信号 信号泄露 淹没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武器通信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发射装置处的第一信号强度;获取多个信号接收装置处的多个第二信号强度;从多个第二信号强度中,选取强度最小的信号;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强度最小的信号,计算由信号发射装置到信号接收装置的通信链路损耗值;根据通信链路损耗值和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灵敏度,确定最小发射功率;以最小发射功率作为信号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本发明通过调节信号的发射功率,从而调节了信号的传输距离,进而使得信号在较远的距离情况下淹没在环境噪声内,降低信号泄露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子通信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机载武器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外置式机载武器火控系统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使新加装的系统和武器与原机系统实现信号物理隔离,不需要对原机系统和电路进行升级改进,实现了新武器在作战飞机上的快速集成和验证,但数据在无线传输过程中会存在信息泄露或被外部信号进行干扰的可能。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机载武器通信方法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新武器在作战飞机上无法快速集成和验证以及数据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或被外部信号进行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武器通信方法,所述机载武器包括信号发射装置以及多个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处的第一信号强度;获取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处的多个第二信号强度;从多个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选取强度最小的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强度最小的信号,计算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通信链路损耗值;根据所述通信链路损耗值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灵敏度,确定最小发射功率;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强度最小的信号,计算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通信链路损耗值,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减去所述强度最小的信号,得到所述通信链路损耗值。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通信链路损耗值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灵敏度,确定最小发射功率,包括:所述接收灵敏度减去所述链路损耗值,得到所述最小发射功率。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进行多重加密处理;对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进行相应地多重解密处理。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重加密处理包括CRC校验处理、AES加密处理、报文交织处理以及数据白化处理。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重解密处理包括数据白化处理、报文交织处理、AES解密处理以及CRC校验处理。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发射信号划分为周期性信号、控制信号以及应答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应答信号设为高优先级别信号,将所述周期性信号设为低优先级级别信号;当检测到信号中存在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时,优先处理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当检测到信号中存在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时,优先处理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包括: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一个所述控制信号,相应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发射一个所述应答信号,所述信号发射装置接收到所述应答信号时,完成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的处理。
在上述通信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当检测到信号中存在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时,优先处理所述高优先级别信号,还包括:当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所述控制信号后未接收到所述应答信号,则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以预设频率持续发射所述应答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8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