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163.1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宋为威;宋达昊;傅星乾;许青;张鹏;王雪;王长芳子;逄勇;罗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水量水质 平原河网 同步监测 布设 监测指标 研究区域 点位 水文 野外 区域水环境 河流水质 集成模型 连续监测 质量状况 重要意义 监测点 水环境 监测站 构建 水期 水域 水资源 河流 水质 补充 | ||
1.一种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监测点位布设:按照待监测平原河网的河宽进行监测点位布设;
a)当待监测平原河网河宽小于50米时,按照河宽平均划分10个监测点;
b)当待监测平原河网河宽在50米-100米时,每5米取一个监测点;
c)当待监测平原河网河宽大于100米时,按照河宽平均划分20个监测点;
步骤2,监测指标设定:监测指标包括河流水文指标和河流水质指标,其中:
河流水文指标包括流量、水位和降雨量;其中,流量包括流速和过水断面;
河流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共9项;
步骤3,监测时间频次设定:开展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三期监测,每期均进行水文水质同步监测边界断面;其中,水文水质同步监测边界断面监测时间频次设定为:连续监测4~5天,河流水文指标每天监测2-3次,河流水质指标取样每天2次;
步骤4,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对步骤1中布设的每个监测点,均按照步骤3设定的监测时间频次,进行水量水质同步监测;
其中,河流水文指标和河流水质指标中的水温、PH、溶解氧将对取样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河流水质指标中的另外六项将对取样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测量;
在现场监测中,过水断面采用走航式多普勒剖面仪或铅垂法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的现场监测中,流速测量时,在每个监测点,流速取样点布设如下:
1)当河深小于等于1米时,取中间水深处作为流速取样点;
2)当河深大于1米时,取三个水深处作为流速取样点,三个水深处分别是:水面下50cm处、1/2水深处和河底上50c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水质监测断面布设:平原河网的的主干河道的上游和下游均至少布设一个水质监测断面,各个支流最少含有一个靠近主干河道的水质监测断面;
步骤3中,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均进行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时间频次设定为:河流水质指标连续监测4~5天,每天监测2次;
步骤4中,对步骤1中布设的每个水质监测断面,均按照步骤3设定的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时间频次,进行水质断面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的现场监测中,应在1小时内完成所有监测点的取样监测;每个监测点成立一个工作组,不同工作组之间的监测时间差不超过半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的现场监测中,优先使用走航式多普勒剖面仪进行过水断面测量,对于不能使用走航式多普勒剖面仪测量的河道,则使用铅垂法进行河道过水断面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走航式多普勒剖面仪型号为Riversurveyor M9/S5,使用时,将走航式多普勒剖面仪与全自动采样无人船以及小型采样船相结合,进行过水断面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野外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监测时间频次设定时,取3月为枯水期,8月为丰水期,10月为平水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1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