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收发RS485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147.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卯;梁凇;陆震;张云;张杰;郑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4;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颖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自适应 数据收发过程 处理数据 读写状态 端口电平 发送端口 接口芯片 收发数据 收发芯片 收发状态 通讯电路 自动切换 总线 单片机 兼容性 软硬件 电路 改进 统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收发RS485电路,对现有的RS485通讯电路进行改进,数据收发过程中,根据总线和发送端口数据的特征自动调整收发芯片的RE、DE端口电平,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换RS485接口芯片的读写状态,使其与所处理数据的特征相适应,以取得最佳的收发效果。本发明电路根据收发数据的特征,自动切换接口芯片的收发状态,从而将RS485、RS232与单片机的TTL电平通讯电路统一,实现软硬件的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电路的设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收发RS485电路。
背景技术
RS485通讯电路通常采用Maxim公司生产的MAX485接口芯片作为核心,它内部含有一个驱动器和接收器。RO和DI端分别为接收器的输出和驱动器的输入端,并分别与单片机的接收端口RXD和发送端口TXD相连接;MAX485接口芯片的RE和DE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使能端,当RE为逻辑“0”时,器件处于接收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于发送状态。
图1为现有常规带隔离的RS485电路图。当R/D端口输出高电平时,光耦U3截止,MAX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RE(图1中2脚)被下拉电阻R4下拉为低电平,MAX485芯片接收器使能,此时,RXD端口的电平信号通过光耦U1与MAX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RO脚(图1中1脚)保持同步;当R/D端口输出为低电平时,光耦U3导通,MAX485芯片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DE脚(图1中3脚)置为高电平,MAX485芯片的驱动器使能,此时,MAX485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DI脚(图1中4脚)通过光耦U4与TXD端口的电平保持同步,数据发送至总线。上拉电阻R7和下拉电阻R8用于保证无连接的MAX485芯片处于空闲状态。
RS485通讯电路与RS232通讯电路相比,需要占用单片机额外的IO口资源以实现数据收发状态的切换,并且在驱动软件上也需要额外处理RE、DE控制端的逻辑时序。一旦单片机时钟发生调整,将导致RS485控制端的时序改变,不利于驱动程序的移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RS485通讯相对RS232通讯需要额外控制逻辑时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收发RS485电路,使用者不再需要考虑RE、DE端口的控制,将使RS485的软硬件开发完全等同于RS23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收发RS485电路,两组完全隔离的电源3.3V和VCC-485分别供光耦合器PC817两侧使用,电源3.3V给光耦U1输入端和光耦U3输出端供电,电源VCC-485接光耦U1输出端和光耦U3输入端供电;发送TXD端口接光耦U1输入端,光耦U1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和R5接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MAX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RE和驱动器输出使能端DE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7接地,并与MAX485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DI脚、MAX485芯片的GND脚连接;接收RXD端口接光耦U3输出端,光耦U3输入端接MAX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RO脚;MAX485芯片的VCC脚接电源VCC-485;MAX485芯片的接收器正相输入和驱动器正相输出端A脚通过上拉电阻R4接电源VCC-485;MAX485芯片的接收器反相输入和驱动器反相输出端B脚通过下拉电阻R8接地。
所述电阻R4和R8取值范围为3.9kΩ~4.7kΩ,使在485总线上的匹配电阻压降大于200mV,以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自适应收发RS485电路,根据收发数据的特征,自动切换接口芯片的收发状态,从而将RS485、RS232与单片机的TTL电平通讯电路统一,实现软硬件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规带隔离的RS485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主机通讯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接收状态等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前端端口复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pico RRU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