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3719.3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毅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11/16;B65G11/20;B65G69/18;B65F5/00;B65F1/14;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600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施工 中的 垃圾 排放 装置 |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包括排放管体,排放管体竖直设置在建筑物外侧,排放管体由位于最上端的第一管段、位于中部的第二管段以及位于最下端的第三管段组成;第一管段为“L”形管,第一管段一端开口为第一垃圾进口,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耳板;第二管段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第二管段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耳板,第二管段上端的第二耳板与第一耳板连接,第二管段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垃圾进口;第三管段顶部设有第三耳板,第三耳板与第二管段下端的第二耳板连接,第三管段底部固定设置在垃圾箱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垃圾排放效率,无需占用升降机构,在排放建筑垃圾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建筑施工同时有序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建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的转运需要依靠吊篮或其他升降机构进行,其效率低下,导致建筑垃圾清理作业进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垃圾排放效率,无需占用升降机构,在排放建筑垃圾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建筑施工同时有序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包括排放管体, 排放管体竖直设置在建筑物外侧,排放管体由位于最上端的第一管段、位于中部的第二管段以及位于最下端的第三管段组成;
所述的第一管段为“L”形管,第一管段一端开口为第一垃圾进口,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耳板;
所述的第二管段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第二管段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耳板,第二管段上端的第二耳板与第一耳板连接,第二管段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垃圾进口;
所述的第三管段顶部设有第三耳板,第三耳板与第二管段下端的第二耳板连接,第三管段底部固定设置在垃圾箱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上均设有环形箍,环形箍朝向建筑物的一侧上设有管体固定件,管体固定件夹持固定在建筑物中的楼板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环形箍由两个“U”形杆件组成,并与第一管段竖直段、第二管段外侧壁之间紧密贴合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管体固定件包括水平固定设置在环形箍上的固定杆,固定杆远离环形箍的一端上套接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端部设有“U”形夹板,“U”形夹板的上水平面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置紧固螺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管段内设有多块缓冲板,多块缓冲板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缓冲板的一侧与第二管段内侧壁上的铰接耳铰接,铰接点上设有扭转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的缓冲板与第二管段内侧壁的铰接点位于第二管段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三管段下端穿过垃圾箱顶部并延伸至垃圾箱内,垃圾箱内设有尼龙网,尼龙网水平设置且尼龙网所在水平高度高于第三管段下端所在水平高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垃圾箱顶部还设有透气窗和进水管,进水管下端设置在垃圾箱内,且进水管下端设有水喷头。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快速排放,无需依靠升降机构进行垃圾转运,避免了占用升降机构导致对建筑施工正常作业的影响;
(2)垃圾下落过程中通过缓冲板进行缓冲,避免了垃圾下落速度过大导致对底部垃圾箱的冲击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毅,未经向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