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63198.1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琨;鲜春媚;廖聪;温恩龙;李仪;胡春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06;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探测装置 烟雾探测装置 探测器屏蔽 信号处理单元 电动风阀 温度测量 吸气泵 进气口 消防控制台 辐照区域 出风口 复合式 耐辐照 风阀 过滤器 内过滤器 依次连接 综合判断 辐照 取样 火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该火灾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辐照区域外的消防控制台以及设于辐照区域内的火灾探测装置;所述火灾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屏蔽外壳、设于探测器屏蔽外壳内过滤器、风阀、电动风阀、吸气泵、烟雾探测装置、信号处理单元,以及设于探测器屏蔽外壳外的温度测量计;所述探测器屏蔽外壳设有进气口和出风口,所述进气口、过滤器、风阀、电动风阀、吸气泵、烟雾探测装置和出风口依次连接,烟雾探测装置、电动风阀、吸气泵和温度测量计分别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消防控制台连接。该火灾探测装置通过对辐照浓度高区域内的空气进行取样,通过烟雾探测装置及温度测量计,综合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火灾探测系统,具体地指一种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用于核电厂反应堆及安全壳厂房。
背景技术
核电厂反应堆及安全壳厂房的空间较大,并且具有较强的电离辐射,若采用感温探测器或感烟探测器,一方面在大空间内,探测器的适用性不高,火灾响应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普通的火灾探测器在高电离辐射条件下,探测器电气元件会被破坏而失效,无法对火灾进行探测。
目前核电厂反应堆及安全壳厂房使用空气采样式火灾探测器,通过吸气泵,将厂房内的空气排至激光腔,通过光谱分析空气中的烟雾浓度从而判断是否发生火灾。但是空气采样式火灾探测器一般设置在辐照浓度不高的区域,对于主泵、反应堆等辐照较强的区域无法进行探测,一般通过防火屏蔽等保证系统安全。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能够用于核电厂反应堆及安全壳厂房等辐照浓度高环境下的火灾探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客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该火灾探测装置通过对辐照浓度高区域内的空气进行取样,通过烟雾探测装置及温度测量计,综合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及时向消防控制台发出火灾信号,提示火灾的发生,保护区域内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装置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火灾反应灵敏。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该火灾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辐照区域外的消防控制台以及设于辐照区域内的火灾探测装置;
所述火灾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屏蔽外壳、设于探测器屏蔽外壳内过滤器、风阀、电动风阀、吸气泵、烟雾探测装置、信号处理单元,以及设于探测器屏蔽外壳外的温度测量计;所述探测器屏蔽外壳设有进气口和出风口,所述进气口、过滤器、风阀、电动风阀、吸气泵、烟雾探测装置和出风口依次连接,烟雾探测装置、电动风阀、吸气泵和温度测量计分别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消防控制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屏蔽外壳内还设有二次屏蔽外壳,所述烟雾探测装置、信号处理单元和蓄电池设于该二次屏蔽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电动风阀、吸气泵、烟雾探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探测器屏蔽外壳外部的外接插头,所述蓄电池与外接插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电池与外接插头之间还连接有稳流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口与过滤器设有气体单向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气泵的入口与出口处分别设有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口设防止异物进入的格栅。
本发明耐辐照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结合反应堆高辐照特点及火灾探测需求,通过屏蔽外壳以及二次屏蔽外壳对电气元件的二次屏蔽,减少电磁辐射对装置电气元件的损害,确保装置的正常工作。同时通过温度和烟雾的探测,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能够在早期发现火灾,并发出报警信号,避免火灾持续燃烧对设备造成损害,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核电厂设备和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智慧消防云平台
- 下一篇:一种火灾预警及逃生环境监控集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