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0212.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杰;牟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任昉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椎体成形系统 外管 远端 椎体扩张球囊 弯曲装置 穿刺 可控 预弯 操作机构 手术效果 轴向进给 固定头 金属丝 内外管 插设 管壁 球囊 连通 透视 医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包括:可控弯曲装置和椎体扩张球囊装置;其中,可控弯曲装置包括:第一外管,其远端连接有固定头;第一内管,套装于第一外管内,其远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切口;第一操作机构,可带动第一内管轴向进给;椎体扩张球囊装置包括:第二外管及设置于其中的第二内管,二者之间具有空隙;弯曲球囊,套设在第二内管的远端,且与第二内外管之间的空隙连通,未受到外力时呈预弯形状;金属丝,插设于第二内管内,远端在未受到外力时呈预弯形状。本发明的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其可以通过单侧穿刺实现双侧穿刺的效果,在应用时,手术时间短、透视少、医生和患者吃光少,手术效果好,安全性、有效性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材,尤指一种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且会导致长期残疾,一般来说,OVCF涉及脊柱中一个或多个椎体的塌陷。OVCF通常发生在胸椎的下部椎体或腰椎的上部椎体。OVCF通常涉及到受影响椎体的前侧部分产生的骨折。OVCF可导致脊柱的受影响区域中的椎体的正常序列和曲率,例如脊柱前凸,产生变形。OVCF和/或相关脊柱畸形与脊柱的转移性疾病、外伤等造成的或者与骨质疏松相关。直到目前,医生在采取何种方式治疗OVCF和相关畸形方面仍受到诸多限制。
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一般采用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临床应用上,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选择两种手术方式:单侧穿刺或双侧穿刺。单侧穿刺的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透视少、医生和患者吃光少。然而,传统的单侧穿刺极可能导致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不均匀、单侧的骨水泥泄露,从而使相邻椎体骨折的概率增加。相反,双侧穿刺可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减少应力集中,增强椎体两侧的强度。双侧穿刺的缺点在于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组织创伤和医疗费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其可以通过单侧穿刺实现双侧穿刺的效果,在应用时,手术时间短、透视少、医生和患者吃光少,手术效果好,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且器械成本投入少,患者组织创伤有效减少。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侧椎体成形系统工具,包括:可控弯曲装置和椎体扩张球囊装置;其中,所述可控弯曲装置包括:第一外管,其远端连接有固定头;第一内管,套装于所述第一外管内,且所述第一内管的远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切口,该切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内管的预设环向角度区间内;第一操作机构,与所述第一内管相连,可带动所述第一内管做轴向进给运动;所述椎体扩张球囊装置包括:第二外管;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管中,且所述第二内管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内管的远端伸出于所述第二外管;弯曲球囊,套设在所述第二内管的远端,且所述弯曲球囊与所述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之间的空隙连通,所述弯曲球囊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呈预弯形状;金属丝,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内管的远端内的金属丝的远端为一预弯结构,在未受到外部作用力的时候,所述金属丝的远端呈预弯形状。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远端的预弯方向和角度与所述弯曲球囊基本相同;和/或;所述弯曲球囊的预弯形状和所述金属丝的远端的预弯形状均通过热加工处理的方式制得。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远端的预弯角度为70~90°,所述弯曲球囊的预弯角度为70~90°。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远端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金属丝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远端的头部具有一圆头,且所述圆头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金属丝的远端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二内管的远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显影环,且所述显影环位于所述弯曲球囊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0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