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9177.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2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龙忠铿;罗炽亮;吴宏择;王双亮;张丙;李莹;赵明智;钟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31/00;F25B43/02;F25B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空调系统 蒸发器 管线连接 节流装置 过冷器 冷凝器 压缩机 低温液体 换热腔 蒸发 系统稳定 影响空调 有效处理 排气端 吸气端 过冷 能效 消耗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冷凝器通过第一管线连接,冷凝器与节流装置通过第二管线连接,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通过第三管线连接,节流装置与压缩机的吸气端通过第四管线连接。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过冷器,第二管线流经冷媒过冷器的第一换热腔,蒸发器通过第五管线流经冷媒过冷器的第二换热腔。在本发明中,利用了蒸发器中未蒸发的带油低温液体冷媒来对第二管线中的冷媒形成过冷,不但没有消耗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效,还有效处理了蒸发器中未蒸发的带油低温液体冷媒影响空调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行业提高机组能效的方法很多,其中形成适当过冷度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过冷度是冷凝器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体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液体实际温度的差值。
制冷系统正常循环时,冷凝器的出口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过冷度。如果没有过冷度,两相冷媒中的液体在“液管”中压力稍有损失,液体就会闪发,最终到达蒸发器的两相冷媒的干度就会比设计的干度大很多,液相成分减小,就无法满足蒸发器的蒸发量,制冷效果达不到要求。
在开发空调系统时,一般都会要求在冷凝器后,节流装置前,有一定的过冷度。然而,现有的过冷度形成方式,基本都是从冷媒管线上分出一条的节流管线配合换热器来对冷媒管线形成过冷度,这样一来就会消耗部分的空调系统的能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存在的在形成过冷度是会消耗空调系统的能效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冷凝器通过第一管线连接,冷凝器与节流装置通过第二管线连接,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通过第三管线连接,节流装置与压缩机的吸气端通过第四管线连接,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过冷器,第二管线流经冷媒过冷器的第一换热腔,蒸发器通过第五管线流经冷媒过冷器的第二换热腔,第五管线用于将蒸发器中的带油低温液体冷媒通入第二换热腔内以对第一换热腔内的高温液体冷媒过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腔通过输油管线与压缩机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输油管线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引射器,引射器的射流端与第一管线通过第六管线连接,输油管线依次流经引射器的引入端与引出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设置在第一管线上,第六管线与油分离器的输油口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管线还通过分支管线与压缩机的输油口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支管线上还设置有视液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媒过冷器为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换热管,换热管内形成第一换热腔,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换热腔相连通的第一冷媒进口和第一冷媒出口,外壳内形成第二换热腔,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二换热腔相连通的第二冷媒进口和第二冷媒出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与第二换热腔相连通的油回收口,输油管线与油回收口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管线的输入端与蒸发器的底部相连,第五管线的输出口与蒸发器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线上位于冷凝器的输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干燥过滤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为壳管式冷凝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为壳管式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机组
- 下一篇:主轴机构及具有其的主轴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