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9156.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周若情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包括有相互固设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的上板的下表面中间成型有向上延伸的腔体,所述的下板对应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腔体;所述的上板的腔体和下板的腔体构成散热腔;所述的下板的腔体内设有散热鳍片,所述的散热鳍片形成流道;所述的上板的上表面设有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的进水组件包括有注水管及注水接口,所述的注水接口与所述的散热腔相通;所述的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及出水接口,所述的出水接口与所述的散热腔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装配时,上板和下板结合形成散热腔,散热腔中的散热鳍片能够吸收工作元件的热量,在冷却液的流动中散发热量,使得其装置散热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即而电子产品的里面的芯片随着性能越高所造成的热量就越多,因此散热装置对电子产品起到极为重要,现有的,其通常用均温板作为散热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均温板,是通过真空腔底部的液体在吸收芯片热量后,蒸发扩散至真空腔内,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上,随后冷凝为液体回到底部。而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参考图1所示,其需要将上盖1′和下盖2′做的比较厚重,才能防止在注水时防止上下盖供起。但底部和顶部比较厚重的结构,使得整体均温板体积庞大,占用过多空间,提高轻薄化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可克服上缺陷,在采用水冷式的时候能够使得整体厚度轻薄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包括有相互固设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的上板的下表面中间成型有向上延伸的腔体,所述的下板对应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腔体;所述的上板的腔体和下板的腔体构成散热腔;所述的下板的腔体内设有散热鳍片,所述的散热鳍片形成流道;所述的上板的上表面设有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的进水组件包括有注水管及注水接口,所述的注水接口与所述的散热腔相通;所述的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及出水接口,所述的出水接口与所述的散热腔相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鳍片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高度与所述的散热腔的高度相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鳍片设有三组,相邻的两组散热鳍片间设有支撑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还进一步包括有两挡垣,所述的两挡垣分别装设在所述的散热鳍片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挡垣与所述的散热腔内壁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还进一步包括有支撑框,所述的支撑框恰好套设在所述的下板的腔体外侧,所述的支撑框与所述的上板、下板固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框的外轮廓与所述的下板的外轮廓相当;所述的支撑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板的腔体外表面平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板、下板,对应的一个对角及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缺口,所述的支撑框上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框与所述的上板、下板通过螺栓固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装配时,上板和下板结合形成散热腔,散热腔中的散热鳍片能够吸收工作元件的热量,在冷却液的流动中散发热量,使得其装置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塑木升降椅
- 下一篇:滑盖式终端、滑盖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