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氢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8635.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启林;王俊飞;何飞;陆俊;冯亮;张龙;朱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7 | 分类号: | C01B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罩 一级干燥 干燥塔 连通 出气口 除雾器 氯化氢 进气口 硫酸 氯化氢干燥系统 硫酸循环 冷却器 干燥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储罐 干燥系统 干燥效率 气体干燥 原料损耗 稀硫酸 储罐 贮槽 | ||
本发明涉及气体干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氯化氢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包括一级干燥塔、二级泡罩干燥塔和硫酸除雾器,一级干燥塔的进气口与氯化氢储罐连通,一级干燥塔的出气口与二级泡罩干燥塔的进气口连通,二级泡罩干燥塔的出气口与硫酸除雾器连通,硫酸除雾器的出气口与干燥氯化氢气体储罐连通;一级干燥塔的上部连接有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下部设有稀硫酸贮槽;二级泡罩干燥塔的中部连接有二级硫酸循环冷却器。本发明干燥系统及方法氯化氢通过一级干燥塔后再进入二级泡罩干燥塔通过泡罩进行氯化氢干燥,提高了氯化氢的干燥速度和干燥效率,同时还提高原料率,减少了原料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氯化氢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氢气体是化工领域常用的一种原料,能够制备氯化物、胶、药品、染料和有机合成催化剂等。由于氯气和氢气燃烧的方式制备氯化氢的方法成本高且不易操作,一般企业不采用这种方法制备氯化氢,而是采用浓盐酸中滴加三氯化磷或浓盐酸配置的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氯化氢,但采用这两种方式得到的氯化氢气体都不可避免的夹带水分,而氯化氢参与反应时一般要求禁止有水分,尤其在四氯氢硅等硅材料生产过程中,对作为原料的氯化氢气体中所含水分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含水量低于50ppm,所以去除氯化氢气体中的微量水分非常重要,所以在使用氯化氢气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干燥处理。
传统的方法有用浓硫酸或者其它干燥剂直接吸湿的,消耗介质较多,产生的废液较多,需要另行处理,不够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氯化氢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将氯化氢经过一级干燥塔后再经过二级泡罩干燥塔进行干燥,提高氯化氢的干燥效率和原料的使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氢干燥系统,包括一级干燥塔、二级泡罩干燥塔和硫酸除雾器,所述一级干燥塔的进气口与氯化氢储罐连通,所述一级干燥塔的出气口与所述二级泡罩干燥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二级泡罩干燥塔的出气口与所述硫酸除雾器连通,所述硫酸除雾器的出气口与干燥氯化氢气体储罐连通;
所述一级干燥塔的上部连接有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所述一级干燥塔的下部设有稀硫酸贮槽,所述一级干燥塔的液体排出口分别与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和稀硫酸贮槽连通;
所述二级泡罩干燥塔的中部连接有二级硫酸循环冷却器,所述二级泡罩干燥塔的液体排出口分别与所述二级硫酸循环冷却器和一级干燥塔的下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干燥塔的液体排出口与所述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和稀硫酸贮槽之间均设有一级硫酸循环泵。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泡罩干燥塔的液体排出口与所述二级硫酸循环冷却器之间设有二级硫酸循环泵。
具体地,所述稀硫酸贮槽底部设有稀硫酸泵将稀硫酸输送至界外。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冷却水上水管道和冷却水回水管道,所述冷却水上水管道和冷却水回水管道均与所述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二级硫酸循环冷却器和二级泡罩干燥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系统包括三效出料泵和硫酸冷却器,所述三效出料泵设置在所述三效闪蒸罐的输出管路上,所述硫酸冷却器设置在所述三效出料泵的输出管路上。
具体地,所述冷却水上水管道和冷却水回水管道与所述二级泡罩干燥塔的泡罩部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氯化氢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氯化氢进入一级干燥塔,一级干燥塔内通入浓硫酸对氯化氢进行干燥,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对一级干燥塔内的浓硫酸进行冷却,经过一级干燥塔干燥后的氯化氢进入二级泡罩干燥塔,干燥塔内的浓硫酸通过一级硫酸循环泵一部分进入一级硫酸循环冷却器进行循环利用,当一级干燥塔内的浓硫酸达到液位时另一部分排进稀硫酸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