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及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8385.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宋天凯;罗满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电磁 线圈 制造 方法 | ||
一种模具及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模具用于注塑电磁线圈,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模具限定模腔,所述上模包括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一槽状部,所述下模包括第二抵接部以及第二槽状部,还包括注塑口,所述注塑口连通所述模腔。本发明所提供模具,在电磁线圈注塑过程中,第一抵接部与线圈环形本体的上环壁轴向相抵,第二抵接部与环形本体的下环壁轴向相抵,使包封层仅设置于环形本体的上环壁、下环壁以及外缘壁,而各爪极之间没有该包封层,因此在加工包封层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注塑压力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具及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需要用到电磁线圈。比如电子膨胀阀中,将电磁线圈作为定子,通电来驱动电子膨胀阀中的转子作旋转运动,来达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电磁线圈通常包括定子外壳、电磁极板以及包封体,其中有一种常见结构为外包封的形式,即包封材料将定子外壳整体包封,同时还填充定子外壳、电磁极板的爪极之间的缝隙,这种结构的电磁线圈在注塑时需要较大的注塑压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模具及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在注塑电磁线圈时可以采用相对较小的注塑压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用于注塑电磁线圈,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模具限定模腔,所述上模包括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一槽状部,所述下模包括第二抵接部以及第二槽状部,还包括注塑口,所述注塑口连通所述模腔。
本发明所提供模具,在电磁线圈注塑过程中,第一抵接部与线圈环形本体的上环壁轴向相抵,第二抵接部与环形本体的下环壁轴向相抵,使包封层仅设置于环形本体的上环壁、下环壁以及外缘壁,而各爪极之间没有该包封层,因此在加工包封层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注塑压力较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由于上述模具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使用该模具以制造电磁线圈所用到的制造方法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环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定子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磁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安装有封帽的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电磁线圈密封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1、第4实施例中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2、第5实施例中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3实施例中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1-1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环形本体;
2包封层;
3装配体、31壳体、311定子外壳、311a第一环壁、311b第一爪极、311c筒壁、312电磁极板、312a第二环壁、312b第二爪极、32绕组、321骨架、3211第一锷状部、32111插针保持部、3212第二锷状部、3213密封部、322绕线、323插针;
4模具、41上模、411第一芯体部、4111第一抵接部、4112第一槽状部、4113第一凸起部、4114第一凹部、412上模本体部、42下模、421第二芯体部、4211第二抵接部、4212第二槽状部、4213第二凸起部、422、下模本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