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拆除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5150.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邓五有;武彬华;姜涛;刘骥锴;李燕松;赵兴丁;拓浪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建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白明珠 |
地址: | 1015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套筒 拆除 施工 补注浆 开孔 渗漏 施工操作 检查 渗漏水 水涌出 泄压孔 封堵 无水 注浆 渗水 测试 进度 观察 保证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除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钢套筒拆除施工前,进行二次补注浆施工;S2:二次补注浆施工完成后,进行开孔检查,开孔检查如果发现渗漏水情况,立即对渗漏部位继续采取二次补注浆进行封堵,检查中如果没有渗漏,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S3:钢套筒的拆除,具体包括:S3.1:钢套筒拆除前打开钢套筒上的泄压孔,测试有无水涌出,观察注浆情况,确认无水涌出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S3.2:进行钢套筒的拆除施工。本发明的钢套筒拆除施工操作简单,在拆除前会先确认有无渗水情况,从而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套筒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拆除钢套筒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盾尾拖出时管片和土体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容易形成流水通道,造成始发洞门涌水涌砂。在盾构始发阶段,仅采用橡胶帘板进行洞门密封,盾构机难以保压,盾尾也无法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密封,发生涌水涌砂后难以处理,容易引起周边构筑物沉降塌陷。
目前的盾构机施工方案主要有大管棚加固方案和钢套筒方案,钢套筒技术是根据平衡原理研发的新型盾构始发技术,与传统盾构始发技术相比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通过在盾构机外部安装一个钢套筒,在盾体、钢套筒、负环管片、加强环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并在封闭空间内用充填物填充密实。通过钢套筒这个封闭空间使盾构机在始发或接收前创造穿越土层时的压力环境,有效防止破除洞门时涌水涌砂情况的发生,实现安全始发与接收。
采取钢套筒始发是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但是对于钢套筒始发或者接收之后的拆除目前尚没有简单便于操作的施工方法,且拆除过程中可能出现注浆效果不好造成水渗出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拆除钢套筒的施工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拆除钢套筒的施工方法,钢套筒包括接收钢套筒及始发钢套筒,包括如下步骤:
S1:钢套筒拆除施工前,进行二次补注浆施工;
S2:二次补注浆施工完成后,进行开孔检查,开孔检查如果发现渗漏水情况,立即对渗漏部位继续采取二次补注浆进行封堵,检查中如果没有渗漏,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S3:钢套筒的拆除,具体包括:
S3.1:钢套筒拆除前打开钢套筒上的泄压孔,测试有无水涌出,观察注浆情况,确认无水涌出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S3.2:进行钢套筒的拆除施工。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二次补注浆的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且水泥-水玻璃双浆液的凝结时间不大于50s,且对于始发钢套筒,是对洞门0-3环多孔管片进行二次补注浆,对于接收钢套筒,是对出洞口0~3环多孔管片进行二次补注浆。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开孔位置为隧道腰部接近隧顶区域和隧道底部区域,且隧道底部区域至少开孔2处,开孔深度不得小于80cm。
进一步的,步骤S3.2中钢套筒的拆除施工作业平台为钢套筒组装时的作业平台,并且在拆除施工前需要检查作业平台是否存在松动或者断裂部位,如果存在应及时修补;
如果钢套筒组装时的作业平台已经拆除,则需要重新搭设作业平台,步骤如下:
搭设两层竖向立柱结构的脚手架;
将脚手架与钢套筒结构焊接固定;
踏板与脚手架连接处用铁丝绑扎牢固。
进一步的,步骤S3.2中,对于始发钢套筒的拆除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建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建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