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4025.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9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华;段云鹏;吕重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米米梦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4;A47J36/00;A47J36/38;A47J36/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94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蒸煮装置,涉及蒸煮设备领域。它包括本体、盖体、加热装置,所述本体内依次设置有活动胆、外胆和内胆,所述活动胆上端设置有用于平衡所述外胆和内胆的平衡装置;所述内胆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内胆中部设置有用于使内胆受热更加均匀的圆柱腔体;所述活动胆内底部设置有用于升降加热装置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本体内底部设置有用于升降活动胆的第一升降装置。它能方便使用者根据煮饭时米的多少进行水量控制,同时能够自动调节蒸煮模式,煮饭口感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煮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煮饭一般步骤包括:淘米、加水、启动开关、煮熟后关闭。煮饭设备已比较成熟,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自动加热,自动保温,自动断电等功能。
电饭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使用得非常普遍,它是煮饭的重要设备。现有电饭煲在煮饭时,是将米和水混合在一起,先加热水,使得米被煮熟,然后由于水被加热后变为蒸汽排出,最终得到合适的米饭。但是,这种方式煮熟的米饭,口感较差,原因在于它将生米和水混合后直到煮熟,而米被持续浸泡后容易发胀,从而导致口感较差,特别是水放多以后,煮饭时间长,口感更差,少放水又面临饭太干,甚至无法煮熟的尴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蒸煮装置,它能方便使用者根据煮饭时米的多少进行水量控制,同时能够自动调节蒸煮模式,煮饭口感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煮装置,包括本体、盖体、加热装置,所述本体内依次设置有活动胆、外胆和内胆,所述活动胆上端设置有用于平衡所述外胆和内胆的平衡装置;所述内胆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内胆中部设置有用于使内胆受热更加均匀的圆柱腔体;所述活动胆内底部设置有用于升降加热装置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本体内底部设置有用于升降活动胆的第一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胆顶端的支架,所述支架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垂直设置有平衡体;所述内胆外沿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外胆外沿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可以贯穿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分别压在平衡体两端,且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在平衡体转动过程中不脱离,所述通孔至少环形阵列设置有3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耳和所述通孔均环形阵列设置有4个。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出气孔孔径,所述第二出气孔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还设置有废水收集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它设置有外胆和内胆,在淘米时,将内胆放入外胆中,淘米水会通过过水孔流出,从而不会像现有胆体因倾倒淘米水时造成米倒出,所谓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从而减少浪费。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它设置有平衡装置,在煮饭前,针对米的多少,可以对加水量进行控制,按照煮饭的水米最佳比例进行加水。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它利用外胆和内胆之间的距离以及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下降,在煮预定时间后,蒸汽对米粒进行蒸熟,可有效改善口感。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所述内胆设置有圆柱腔体,可以使煮饭时米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改善口感。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它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具体为第一出气孔孔径较小,打开所需压力也较小,能保证本体内温度快速上升,加快煮饭时间,从而减少米被浸泡得时间,从而改善口感;所述第二出气孔孔径较大,第二出气孔打开所需压力也较大,保证煮沸时本体内气体排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米米梦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米米梦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