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以及培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53475.0 申请日: 2018-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9601378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4
发明(设计)人: 齐永文;樊丽娜;何慧怡;劳方业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22/55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赵丽娜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甘蔗 苗种 低温 保存 方法 以及 培育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甘蔗种苗保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以及培育方法。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丛生芽切割后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浸泡,然后将丛生芽块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利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凝胶类物质包埋丛生芽块;包埋的丛生芽块进行低温保存即可。本发明提供的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采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凝胶类物质包埋丛生芽块,然后将包埋的丛生芽块进行低温保存即可,使得丛生芽由原来的继代周期为20‑30天变成低温保存的继代周期3‑4个月,大大延长了继代周期,减少了继代次数,可根据需要进行扩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蔗种苗保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以及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糖料作物,甘蔗糖占我国食糖产量的85%以上,加强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促进甘蔗品种改良,提高蔗糖产量,保障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基础,尤其是一些高抗生物胁迫或非生物逆境胁迫的特异抗性种质,在应对未来自然灾害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甘蔗植株高大、生育期长等生物学特点,目前以营养体作为保育的技术难以保育大量的种质,许多育种过程中选择的特异材料不得以而丢弃。目前的甘蔗保育技术难以保育大量种质的主要原因在于:(1)甘蔗是由热带种、细茎野生种等物种杂交形成的基因组复合体,甘蔗的种子不是纯合体,而是高度分离,每一粒种子的基因型都不一致,因此甘蔗不能够用种子保育,一般是通过种茎繁殖保育,利用种茎繁育也是国内外甘蔗种质保育的通用办法;(2)甘蔗植株高大,一般可达3米以上,此外甘蔗分蘖力强,一般每丛甘蔗都有5条以上的分蘖,保育单份种质往往需要3.0m2(按照行距1.5米,每个种质种植2米)以上的面积,甘蔗保育用地面积大;(3)甘蔗生育期长,一般为12月左右,田间保育用工成本高;(4)甘蔗一般只能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生长,而且开花条件极为苛刻,在我国只有在海南三亚适宜开花杂交,因此即使甘蔗种质在其他地区保育,但是因无法获得保育种质的开花特性,难以发掘其利用价值,保育的意义也不大。由于甘蔗种质保育难度较大,我国各甘蔗种质资源库的保育数量一般只有几千份,远远落后于其他作物的上万份甚至几十万份的保育数量。

我国一个育种单位每年播种的实生苗在10万株以上,每年选择到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优异基因型可达几十份甚至上百份。除了极个别的能够大面积的推广的品系外,其他品系往往因为保育能力的不足而不得不淘汰。因此,建立新型的种质保育技术,扩大保育种质的数量,对于促进甘蔗育种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使丛生芽由原来的继代周期为20-30天变成低温保存的继代周期3-4个月。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使得低温保存的丛生芽进行恢复。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丛生芽切割后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浸泡,然后将丛生芽块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利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凝胶类物质包埋丛生芽块;

包埋的丛生芽块进行低温保存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甘蔗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采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凝胶类物质包埋丛生芽块,其中,海藻酸钠具有一定的硬度,在氯化钙溶液中可以迅速固化成透明的小胶球,可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然后将包埋的丛生芽块进行低温保存即可,使得丛生芽由原来的继代周期为20-30天变成低温保存的继代周期3-4个月,大大延长了继代周期,减少了继代次数,可根据需要进行扩繁。

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与氯化钙溶液的浓度过高过低均对保存不利,过高,则生成的凝胶类物质阻止细胞呼吸,保存时间反而不能长久;若过低,则形成不了有效的保护层,保存时间也大打折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3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