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监测氨气的非放射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3928.1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厉梅;黄卫;陈红;蒋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3 | 分类号: | G01N27/62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监测 氨气 放射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氨气进行快速、准确、连续监测的非放射性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利用试剂分子辅助光电离的非放射性离子迁移谱,在正离子模式下,选用丁酮做试剂分子,实现了氨气的快速、准确、高灵敏在线测量。检测装置包括:漂气、载气、试剂分子发生装置、离子迁移谱系统、泵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隶属离子迁移谱技术领域。利用非放射性真空紫外灯离子迁移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吸气式采样,并通过优化筛选试剂分子,对二甲苯,引发化学反应,提高了氨气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了氨气的快速、准确在线监测。
技术背景
氨气是一种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机气体,极易溶于水,是一种路易斯碱,在人体和环境中均有存在。
在人体中,氨气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呼出气生物标记物。人体中氨的主要来源包括:氨基酸的脱氨作用,在肾脏中大部分的氨基酸会与α-酮戊二酸在谷酰胺酶的的作用下通过转氨作用形成谷氨酸。此外,氨气还可以由嘌呤和嘧啶化合物代谢产生;肠道细菌对食物中氨基酸的分解以及单胺氧化酶分解也会产生氨气。氨气在肝门处被吸收,并通过尿素循环在肝脏中别转化为尿素。部分氨气也会以呼出气的形式排出体外。实际上,氨气是一种有害气体,在肝脏和肾脏中被转化无害的物质,当血液中的氨气无法被正常过滤掉时,氨气就会使得这些器官发生功能性紊乱。氨气还能损害神经系统,造成肝性脑病。当血液中的氨气含量增加,就可以扩散到肺部并通过呼出气的形式排出。目前研究发现,呼出气中的氨气与许多疾病均存在相关性,如肾衰竭,哮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口臭等。
在环境中,氨气是大气环境中唯一的高浓度碱性气体,可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反应生成气溶胶颗粒物,从而影响全球辐射平衡,它是气雾霾污染过程二次颗粒物形成的重要原因,并且能够造成河流、湖泊富营养化。
因此氨气的检测在人类疾病诊断以及大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用于检测氨气的主要仪器和方法有质谱(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光谱法,如腔衰荡光谱(CRDS),声光光谱(PAS),化学传感器等。质谱和GC-MS的检测极限可达ppb至ppt量级,但其体积大,而且价格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光谱法的检测的极限可至ppb量级,但其存在较大的背景干扰。化学传感器便携,简单,检测限低但它们的稳定性普遍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离子迁移谱是在大气压下利用离子迁移率的不同实现离子分离的仪器。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小型化,并且离子迁移谱的灵敏度到,响应时间短,非常适合在线监测。但目前所用的电离源均为放射性63Ni,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气快速在线监测的非放射性装置及方法。
一种在线监测氨气的非放射性装置及方法包括:样品气,载气,试剂分子发生装置,泵,尾气,射频真空紫外灯,迁移管系统,漂气。
技术方案为:采用装置包括以射频真空紫外灯为电离源的迁移谱,迁移谱的迁移管包括反应区、离子门、离子迁移区,于远离反应区的离子迁移区一侧设有漂气入口;于远离离子迁移区的反应区一侧设有气体总出口,于气体总出口处设有泵;于靠近离子门的反应区一侧设有样品气和载气入口,样品气和载气入口通过管路与样品气气源相连,样品气和载气入口通过管路与试剂分子发生装置的气体出口相连,试剂分子发生装置气体进口与载气气源相连;试剂分子发生装置为一密闭容器,密闭容器内放置有盛放有试剂分子的敞口容器,密闭容器上部设有气体出口和气体进口;试剂分子为丁酮。
气路所采用的导管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以减少氨气吸附。
离子迁移谱所采用的试剂分子为2-丁酮。试剂分子发生装置包含恒温系统,温度范围为30-60℃,使试剂分子发生装置的温度保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
载气流速范围为50-100ml/min,漂气流速范围为500-600ml/min,尾气流量范围为600-75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