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2120.1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12028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代码 生产控制 虚拟生产线 工位代码 绑定 读写 读写器 无线远距离 标记代码 人工干预 射频信号 生产效率 输送装置 自动识别 工位处 可穿透 工位 流水线 匹配 服务器 堆积 存储 组装 芯片 配合 | ||
1.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在生产品的组装要求,在服务器的内部生成虚拟生产线程序,设置在生产品在每个工位处允许的最长逗留时间“Tmax”和最大堆积数量“Nmax”;
步骤2:将在生产品代码存储在RFID标签的芯片中,在生产品代码包括首端的标记代码、中端的流水线代码和尾端的工位代码,工位代码与需要经过的工位相匹配,RFID标签的在生产品代码和虚拟生产线程序绑定,然后将RFID标签和在生产品绑定,将读写器与生产线上与对应工位的位置绑定,在不同的流水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
步骤3:将在生产品放置在初始流水线1上,在生产品随着流水线1移动,当在生产品移动至流水线1的末端时,读写器0通过自带的阅读器天线读写RFID标签的在生产品代码,并通过自带的控制单元控制自带的RFID射频模块将在生产品代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虚拟生产线程序将在生产品代码中的流水线代码修改后发回读写器0,读写器0将RFID标签的在生产品代码修改后,通过输送装置将在生产品分流到不同的加工流水线2上;
步骤4:当在生产品随着流水线2移动至读写器1处时,读写器1读写RFID标签的在生产品代码,并将在生产品代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记录存储在生产品代码、到达时间“T1”和到达工位1处的在生产品数量“N1”,在工位1处完成加工后,当在生产品随着流水线2移动至读写器2处时,将与工位1相对应的工位码修改,读写器2读写RFID标签的在生产品代码,并将在生产品代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记录在生产品代码、到达时间“T2”和到达工位2处的在生产品数量“N2”,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在生产品的组装;
步骤5:当一个在生产品代码在到达读写器2的时间“T2”与到达读写器1的时间“T1”之间的时间差超过该在生产品在工位1允许的最长逗留时间“Tmax”,则该在生产品在工位1停留时间超时,通过控制电脑远程控制生产;
步骤6:当在生产品到达读写器1的数量“N1”与到达读写器2的数量“N2”之间的数量差超过该在生产品在工位1允许的最大堆积数量“Nmax”,则该在生产品在工位1堆积数量超出,通过控制电脑远程控制生产,通过输送装置将部分在生产品运输至相邻流水线2的工位1处,并通过读写器修改对应的在生产品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为主动式RFID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处均设置有工业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和控制电脑的内部均设置有报警程序,当在生产品在工位处停留时间超时或堆积数量超出时,会向控制电脑发出报警信息,控制电脑发出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电脑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程序,所述工业电脑通过提示程序显示在生产品在对应工位处的停留时间和堆积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电脑上安装有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电脑的内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远程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械手和对应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未经浙江树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2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