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印染废水中碱性品红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0076.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印染 水中 碱性 品红 生物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印染废水中碱性品红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它属于一种环保的原生态绿色生物吸附剂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处理印染污水的吸附剂存在着去除效果较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印染废水中碱性品红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洗涤;2)干燥;3)盐酸浸泡;4)超声波水解;5)盐析;6)双氧水浸泡;7)乙醇浸泡;8)干燥;9)粉碎。本发明具有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吸附效果好和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印染废水中碱性品红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它属于一种环保的原生态绿色生物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浆料、无机盐、油剂、酸碱及纤维杂质等。这些杂质污染水体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使得水中植物难以进行光合作用,其次可以降低水中的溶氧量,使得水中需氧生物难以生存。最后污染物含有剧毒,会严重损害将其吸收入体内的生物健康。
杨树作为北方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性强、抗病虫害和耐修剪等特点,被许多城市作为骨干行道树种进行广泛应用。但是每年深秋时节,落英缤纷,面对大幅度增加的落叶垃圾,环卫、绿化养护部门面对骤然增多的落叶垃圾而暴涨的工作量,少数地区一度出现乱扔垃圾、就地焚烧等现象。
焚烧枯枝落叶等垃圾,均为不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的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多种有害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中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硫化氢、甲烷、甲醛、丙烯醛等物质。水滴、酸雾等为枯枝落叶等垃圾燃烧过程中向大气堆放的有害液体。
对于保洁工人焚烧落叶的做法,既污染环境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更有市民担心落叶焚烧产生的浓烟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专家指出,焚烧落叶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经常吸入可导致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其中二噁英为强毒性污染物和致癌物。焚烧落叶的行为不仅未较好解决绿化垃圾问题,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
每年秋冬季节,大量的落叶多被堆积焚烧,既造成PM2.5的上升,又使得生物质资源被浪费。利用废弃的杨树落叶进行改性用于除磷污染相当于以废治废,不仅降低废水处理成本,而且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其附加值。
目前市场上处理印染废水的吸附剂价格都比较高昂,传统活性炭生产是以木材和煤炭为主要牺牲品,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动植物的繁衍。活性炭、竹炭吸附效果相对不高,且易达到吸附饱和状态。作为印染厂希望找到价格低廉又有较好吸附效果的吸附剂。生物吸附剂由于价格低廉易获得,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处理印染污水的吸附剂存在着去除效果较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处理印染废水中碱性品红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印染废水中碱性品红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洗涤:将杨树叶清洗后,剪成2-5厘米的碎块,在蒸馏水里浸泡10-40min;
2)干燥:将上述清洗干净的杨树叶放置在60-80℃、6.67×102Pa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3)盐酸浸泡:将烘至恒重的杨树叶放入pH=0.5-2的盐酸溶液中,使杨树叶完全浸泡1-3h;
4)超声波水解:将经盐酸浸泡后的杨树叶放入超声波仪器内进行水解,超声波功率为200W,温度为70℃,时间为5-20min;
5)盐析:将超声波处理后的杨树叶用蒸馏水冲洗3-5次后,过滤得到的杨树加入浓度为0.05-0.35mol/L的KCL溶液中进行盐析处理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学院,未经运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0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