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顺序切换波导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7338.8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蔡立兵;卢泰安;苌群峰;张楚贤;田亚伟;钟翔宁;张军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1 | 分类号: | H01P1/1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顺序 切换 波导 开关 | ||
一种新型顺序切换波导开关,包括上壳体等;上壳体固定在驱动定子组上方,位置反馈组件安装在电路板组底部,电路板组安装在上壳体组中;D‑Sub连接器安装在上壳体组一侧;导行转子组下部装配在导行定子组中,上部通过轴与轴承座组件配合;驱动定子组安装在转子组上方,转子组安装在轴承座组件上方并与导行转子组的轴配合。本发明波导开关采用单稳态电机配合棘轮传动机构,利用锁止磁钢进行位置锁定,将单稳态电机的45°往复运动转换为导行转子的45°定向转动,实现开关四个状态的顺序切换。本发明波导开关降低了控制电路的复杂程度,减少了驱动接口的数量,产品结构紧凑,提高了产品可靠度,有利于实现开关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导开关。
背景技术
波导开关主要用于卫星通讯系统微波信号的传输和传输通道的切换,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射频通道的切换来实现链路传输通道的选择,从而大幅度提升链路系统的可靠性。
随着航天技术发展,宇航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系统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已成为发展趋势。波导开关作为通讯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小型化、轻量化程度对整个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现有顺序切换波导开关主要是通过复杂的磁路传动机构实现。其结构复杂、控制模块多,导致了装配调试难度大、故障率高,降低了产品可靠性,难以满足小型化、轻量化和复杂空间环境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顺序切换波导开关,其控制电路简单,减少了驱动接口的数量,产品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顺序切换波导开关,包括D-Sub连接器、上壳体、电路板组、位置反馈组件、驱动定子组、转子组、轴承座组件、导行转子组和导行定子组;D-Sub连接器安装在上壳体组一侧,接收外部控制信号;上壳体组固定在驱动定子组上方,位置反馈组件安装在电路板组底部,电路板组安装在上壳体中;导行转子组下部装配在导行定子组中,上部通过轴与轴承座组件配合;驱动定子组安装在转子组上方,转子组安装在轴承座组件上方并与导行转子组的轴配合。
所述电路板组包括电路板、导线,电路板安装在上壳体组中,电路板上焊接导线,导线一端连接D-Sub连接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定子组中的激励线圈连接。
所述导行转子组包括压套、棘轮、四个下锁止磁钢和导行转子;导行转子包括安装轴、中轴、圆柱段、三条导行腔;安装轴、中轴、圆柱段三者同轴,安装轴直径比中轴小;圆柱段上开有三条导行腔,其中第一条导行腔沿圆柱段直径,贯穿圆柱段侧壁,另两条导行腔呈圆弧状且关于第一条导行腔对称,圆弧的中心角为90°;压套套在安装轴上部;棘轮上设置8个轮齿,呈45°均布,固定在中轴上;四个下锁止磁钢固定在圆柱段上端面边缘沿周向均匀设置的安装孔内。
所述位置反馈组件包括紧固螺钉、磁钢和托板,托板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导行转子组的导行转子的安装轴顶部,随导行转子一同旋转;四个磁钢固定在托板四角的安装孔内。
所述驱动定子组包括定子、中部壳体和绕在定子驱动极靴上的激励线圈;定子沿周向分布有两个驱动极靴和两个回复极靴,两个驱动极靴在定子的一条直径上,两个回复极靴在定子的另一条直径上,两条直径间夹角为45°;中部壳体沿中心轴开有安装孔,定子固定在安装孔内,中部壳体固定在轴承座组件的上方。
所述转子组包括转子磁钢、转子轴、棘爪、轴承Ⅰ和卡簧Ⅰ,转子轴通过轴承Ⅰ套在导行转子的安装轴上;转子磁钢固定在转子轴中轴处设置的磁钢安装座上,采用垂直于转轴方向平行充磁;棘爪安装在转子轴底部的内部,一端固定在转子轴下部边缘设置的安装槽内,与安装在导行转子的中轴上的棘轮配合形成棘轮传动机构;轴承Ⅰ安装在转子轴底面的第一中心孔中,第一中心孔端口边缘设置固定槽Ⅰ,轴承Ⅰ通过安装在固定槽Ⅰ内的卡簧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7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预热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SIW超结构正交环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