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锁式液压碟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2083.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边辉;刘灿;王东华;赵铁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9/08 | 分类号: | B62B9/08;B62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锁式 液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锁式液压碟刹装置,包括主钳体、调整螺塞、限位螺丝、活塞、极限限位台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弹簧、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及定位螺钉,主钳体内部设有阶梯导向孔和螺纹孔,调整螺塞通过螺纹孔连接在主钳体底部,调整垫片安装在调整螺塞和主钳体之间,活塞通过配合压入阶梯导向孔中,限位螺丝通过螺纹连接在调整螺塞的底部,弹簧安装在大轴端的阶梯孔中,活塞在大轴端外侧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安装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活塞在小轴端外侧开设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分别安装在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刹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常锁式液压碟刹装置。
背景技术
常锁式刹车是指在无人为操作的情况下,刹车装置处于刹车状态,目前主要在婴儿车、机场行李车、医疗设备、超市购物车、等无动力轮式运输工具上广泛应用,防止在斜坡、无意磕碰以及抖动的情况下由于溜车造成人员及装备损毁。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绝大部分采用主动刹车方式,如专利号为CN200620149310.0实用新型所示,需要监护人停止推车后踩下制动踏板,通过增大刹车器与车轮之间的静摩擦来实现车轮的锁死,一旦监护人因疏忽未踩下刹车板,则该刹车装置无法启动,专利号为CN201220052602.8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常锁式婴儿车刹车装置,设备需要在有电源的情况下,通过监护人触碰把手上的感应器来控制刹车装置,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刹车失效,专利号为CN201320632815.2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常锁式婴儿车刹车装置,通过用固定在车架上的滑块插在车轮中起到刹车作用,在锁车时不容易准确锁住,而且锁车时刚性冲击很大。机场行李车采用让弹簧推动摩擦块挤压车轮的方式,通过摩擦块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刹车效果,刹车力可调范围很小,尤其当摩擦块磨损以后超出刹车可调范围,造成刹车失效。医疗设备一般采用自带刹车的万向轮,经常由于疏忽忘记锁轮,在有意外冲击时可能造成人员及装备损毁。超市购物车的轮子中间有一个凹槽,这个凹槽的尺寸与自动人行道的梯级齿槽相匹配,当车子推上自动人行道,车轮的凹槽正好卡进梯级齿槽,依靠橡胶垫的摩擦力而固定住,锁车方式具有特殊性。在天车或卷扬机等大型工程机械上使用的抱闸器,通过弹簧提供压力使闸瓦抱住闸轮,电力液压推动器通过杠杆克服弹簧力打开抱闸,体积过大,不具备可移动性。
在甲板及舱内可靠工作的移动小车需求不断增加,实现弹药的快速出舱、运输、装填等工作,由于应用的特殊性,要求常锁式刹车应用在无动力轮式运输小车上,并且采用纯机械结构设计,以及刹车过程是一个平缓的过程,不能带有刚性冲击,特别是在运送弹药进行飞机挂弹操作过程中,由于海浪的原因舰船处于持续波动的状态,在装载小车松开手部控制装置之后小车不能移动。舰船上的一些可移动的设备采用带刹车万向轮的主动刹车方式,主动刹车方式在人为操作的情况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并且每一个车轮刹车时都需要踩下刹车,移动设备的刹车与解锁过程不能同时控制,在使用过程在很不方便。市场上使用在电动三轮车上面的常开式液压碟刹装置,当由手刹泵提供的压力油同时作用在两个碟刹器上时,由于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不同,两个碟刹器中的活塞不能同时运动导致不能同时刹车,造成严重的动载荷偏载,影响行驶方向。目前市场上各种形式的刹车都是常开式刹车方式,尤其涉及液压碟刹领域都是主动刹车方式,然而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常闭式刹车需求很大,尤其是刹车过程采用柔性平缓的刹车方式,并且要求同时控制多个车轮,还需要避免使用电信号控制刹车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常锁式液压碟刹装置,用以实现高可靠性、柔性、同时控制多个车轮的常锁式刹车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根据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