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钢加热炉煤气消耗量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30627.5 申请日: 2018-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9710976B 公开(公告)日: 2023-05-16
发明(设计)人: 刘凯;白雪;孟志权;徐春柏;黄永梁;刘常鹏;郝博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20 分类号: G06F30/20;G06F119/08
代理公司: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代理人: 张群
地址: 114002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轧钢 加热炉 煤气 消耗量 预测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轧钢加热炉煤气消耗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以轧钢系统生产计划、设备检修计划、加热炉近年的生产数据、煤气消耗指标及热平衡测试数据为基本参数,以当日加热钢种计划、加热炉小时产量计划、钢坯入炉及出炉平均温度、空气与煤气平均预热温度为动态预测修正参数,通过热平衡测试,建立统计分析与机理相结合的数学模型,进行轧钢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的中、长期及短期预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加热制度对钢种进行分类;按钢种所属类别,分别统计各台加热炉近年来的生产数据;包括:加热炉小时产量、加热钢种、钢坯平均装炉温度及热装率,空、煤气平均预热温度及煤气单耗;

步骤二、每年对各台加热炉进行一次典型工况的热平衡测试,获得该工况条件下的加热炉煤气单耗、热效率、热收入及热损失项数据,并存入该加热炉历史数据库;

步骤三、建立单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预测数学模型;

所述的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加热炉煤气消耗量中、长期预测模型,中、长期包括:周、月、季、年;

依据企业年、季、月、周生产计划、设备检修计划、轧制钢种、煤气热值,建立下列数学模型,进行加热炉煤气消耗量中、长期预测:

(1)单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中、长期预测模型

Qg=Q0ekp                   (1)

b=Qg/p                    (2)

b=Q0ekp/p                  (3)

B=Qg/Qd                    (4)

式中:Qg:加热炉供热负荷(kj/h),Q0:空炉热负荷(kj/h),p:加热炉产量(t/h),k:统计系数,b:加热炉单耗(kj/t),B:加热炉煤气消耗量(Nm3/h),Qd:煤气低倍发热量,(kj/Nm3);其中Q0在待轧工况下进行标定,各钢种的k值通过加热炉生产历史数据回归获得;

(2)多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中、长期预测模型

首先利用上述单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中、长期预测模型(1)~(4)式,分别求出第i座加热炉预测周期的煤气消耗量,然后进行求和计算;

式中:Bz:煤气消耗总量(Nm3),B(i):第i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Nm3/h),t1:预测时间周期(h),n:生产的加热炉座数;

步骤3.2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预测模型

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预测模型,短期包括:10分钟、1小时、4小时、8小时;

以上述加热炉煤气消耗量中、长期预测数据为基础,以前一预测周期内在线采集到的钢坯热装温度、钢坯出炉温度、空气预热温度、煤气预热温度、加热炉实际产量为修正变量,建立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预测模型;

(1)单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预测模型

考虑到各座加热炉的实际工况,抓住影响煤气消耗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动态修正;

①钢坯入炉温度变化对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的影响:

η=Qx/Qg                   (6)

Qx=(C2T2-C1T1)×p       (7)

b=(C2T2-C1T1)/η          (8)

式中:η:加热炉热效率(%),Qx:钢坯获得的有效热(kj/h),Qg:加热炉供热负荷(kj/h),C1、C2:钢坯入炉与出炉时的平均比热(kj/Kg.℃),T1、T2:分别为钢坯入炉与出炉平均温度(℃),p:加热炉产量(t/h),b:加热炉单耗(kj/t);

当加热炉其它条件不变,只有钢坯入炉温度由T1变为T11,钢坯入炉时比热从C1变为C11时,则煤气单耗变化:

Δb1=(C11T11-C1T1)/η       (9)

②钢坯出炉温度变化对热炉煤气消耗量的影响:

同理,当加热炉其它条件不变,只有钢坯出炉温度由T2变为T22,钢坯出炉时比热从C2变为C22时,则煤气单耗变化:

Δb2=(C22T22-C2T2)/η        (10)

关于加热炉热效率η,它是随着钢坯入炉温度及出炉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钢坯入炉温度与出炉温度条件下的η,通过热平衡计算或历史数据统计回归获得;

③空气与煤气预热温度变化对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的影响:

Qk=(Ck2Tk2-Ck1Tk1)Vk       (11)

Qm=(Cm2Tm2-Cm1Tm1)Vm     (12)

η=(Qg+Qk+Qm-Qs)/Qg        (13)

Qg=(Qs-Qk-Qm)/(1-η)        (14)

b=(Qs-Qk-Qm)/p(1-η)       (15)

式中:Qk、Qm:分别为空气与煤气预热后带入炉膛的物理热(kj/h);

Ck1、Ck2、Cm1、Cm2:分别为空气与煤气入口与出口时的平均比热(kj/m3.℃);

Tk1、Tk2、Tm1、Tm2:分别为空气与煤气入口与出口时的平均温度(℃);

Vk、Vm:分别为预测前一周期的空气与煤气的小时体积流量(Nm3/h);

Qs:加热炉所有热损失(kj/h);

当加热炉其它条件不变,只有空气与煤气预热温度发生变化,则加热炉煤气单耗的变化按下式计算:

Δb3=(ΔQk+ΔQm)/P(1-η)      (16)

④当加热炉出现待轧时,依据待轧时间长短,按待轧制度标定其加热炉供热负荷;

Qg=f(t2),式中:t2为待轧时间(min)

⑤当钢坯计数器采集到的累计数据与计划产量出现偏差时,对加热炉实际产量按下式进行动态修正:

P(t)=P+ΔP                (17)

式中:ΔP>0,表示实际产量大于计划产量,ΔP≤0,表示实际产量小于或等于计划产量;

⑤单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预测模型按下式计算:

以预测周期的生产计划及加热炉的排产计划为基础,以前一预测周期采集到的钢坯入炉温度、钢坯出炉温度、空气预热温度、煤气预热温度、待轧时间、实际加热炉小时产量数据为参考进行动态修正,其预测数学模型为:

Qg(t)=Q0ekp+[Δb1(t-1)+Δb2(t-1)+Δb3(t-1)]×P(t)+f(t)……(18)

B(t)=Qg(t)/Qd(t)……(19)

式中:Qg(t):t时段第i座加热炉供热负荷(kj/h),

Δb1(t-1)、Δb2(t-1)、Δb3(t-1):分别为前一预测周期(t-1)时段钢坯入炉温度、出炉温度、空、煤气预热温度引起的加热炉单耗变化量,B(t):t时段第i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Nm3/h);

(2)多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预测模型按下式计算:

首先利用上述单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短期期预测模型(6)~(19)式,分别求出第i座加热炉预测周期的煤气消耗量,然后进行求和计算;

式中:Bz(t):煤气消耗总量(Nm3),B(i):第i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Nm3/h),1≤i≤n;t:预测时间周期(h),0≤t≤m;

为提高模型动态预测精度,依据加热炉出钢频率,每10分钟进行一次滚动预测修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06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