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生物质浆液、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2495.1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祝英;王治业;韩登仑;巩晓芳;彭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5/02 | 分类号: | C08L5/02;C08K3/04;C12P19/08;A01G13/02;C09K17/5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生物 浆液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生物质浆液、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畜禽粪便分别经过沉沙除杂、降低COD、BOD氨氮有害成份以及磨浆处理后,得到打浆度40°SR的三级粪液;将肠膜明串珠菌在培养基上发酵,得到葡聚糖发酵液;往100质量份三级粪液中加入葡聚糖发酵液、生物质炭,搅拌均匀后得到可降解生物质浆液。通过将可降解生物质浆液以喷浆的方式在地表或附着面上形成可降解生物质地膜,该地膜可应用在防风固沙、土壤增肥、育苗保墒方面。本发明是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地膜制备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是实现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农牧废弃物面源污染,特别是塑料地膜污染的有效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成膜能力的可降解生物质浆液、该浆液的制备方法、生物质可降解液体地膜、该地膜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7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因地膜的增温、保水、缩短作物生育周期等作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农用塑料地膜的使用,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首先,残留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隔层,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引起农作物的减产。其次,残留地膜不仅污染环境、造成作物减产,而且牲畜吞食后还会造成肠梗阻,也是导致养殖场牲畜致死的原因之一。第三,覆膜、播种后作物幼苗不能破膜而出,需要拨苗出膜、以及地膜回收等,给农民带来巨大的工作量;第四,塑料地膜轻薄,在风沙大的地区不易实施;第五,现有的可降解地膜价格高、降解时间过长、降解时间不可控、降解不完全、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差等众多问题,农民对其认可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成膜能力的可降解生物质浆液以及该浆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具有成膜能力的浆液通过喷浆方式所形成的生物质可降解液体地膜,该地膜具有增温、保水、保墒和增产的性能,同时完全就地降解、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省劳动力等优越性,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地膜的各种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生物质可降解液体地膜在防风固沙、土壤增肥、育苗保墒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降解生物质浆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畜禽粪污分别经过沉沙除杂、降低COD、BOD氨氮有害成份以及磨浆处理后,得到打浆度40°SR的三级粪液;其中,所述三级粪液中牛粪干物质含量为5~15质量份、水份含量为85~95份;
(2)将肠膜明串珠菌在培养基上发酵,得到葡聚糖发酵液;
(3)往100质量份所述三级粪液中加入0.1~1.0质量份葡聚糖发酵液、0.4~1.0质量份生物质炭,搅拌均匀后得到具有成膜能力的浆液。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沉沙除杂处理具体为:将含有质量浓度10%以上粪便干物质的粪污经过多级沉沙除杂,得到含沙量不大于2%的一级粪液;
所述降低COD、BOD氨氮有害成份具体为:将一级粪液固液分离得到一级废水以及含水量为60~80%的二级粪液;将一级废水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处理,得到COD、BOD氨氮有害成份降低后的二级废水;
所述三级粪液具体为:将二级粪液晾干得到含水量3~5%的干粪,将干粪和二级废水混合后磨浆,得到打浆度40°SR的三级粪液。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畜禽粪污为包括牛粪在内的草食性动物排放粪便。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三级粪液中粪便干物质含量为5份、水含量为95份;在步骤(3)中,所述葡聚糖发酵液的质量份为1.0份,所述生物质炭的质量份为0.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