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核DSP处理芯片核间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2091.2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叶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173 | 分类号: | G06F15/173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核DSP 多核处理器 处理芯片 核间通信 程序模块 上层应用 共享内存区 实时操作 通用性强 消息交互 嵌入式 全双工 处理器 打包 发送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核dsp处理芯片核间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多核DSP处理芯片及嵌入式实时操作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上层应用程序模块(0),设置有多核处理器模块(1);上层应用程序模块(0)和多核处理器模块(1)交互;所述的多核处理器模块1包括第1、2、3、4核(10、20、30、40);上列核与核之间通过共享内存区进行消息交互,并遵循全双工和逐级通信原则。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多核DSP处理器中的核间通信消息可多条一起,采用打包形式发送;②通用性强;③实用性高;④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核DSP处理芯片及嵌入式实时操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核dsp处理芯片核间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央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体积要求越来越小。以前主要是通过提高处理能力,或增加硬件来提升性能,但随之而来的晶体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体积也会越来越大,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发展的需求。所以,另外一种提高性能的方式就是使用多核处理器。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多核DSP处理器的使用越来越多。顾名思义,多核DSP处理器就是在一个DSP处理芯片上集成两个及以上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独立的成为一个核。多核DSP处理器中的每个核可以单独处理独立的任务,而每个核之间也时常需要传递数据信息,这就涉及到核间通信的相关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多核dsp处理芯片核间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通过核间转发,打包发送数据,实现核间通信;核间消息传递可以指定一个最大发送长度,然后分条消息逐级进行打包,写入在共享内存区规划好的地址区域,调用IPC中断,统一发送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在多核(2个及以上)处理时,该方法能大大简化核间通信的处理流程。
多核处理器中只有主核与上层应用程序进行通信,核与核之间通信时,核间消息采用打包组合,逐级通信的机制;当源核需要发送消息时,将需要发送给目标核的消息放在共享消息区内,然后源核通过中断告知目标核需要传递的任务,在目标核读取中断寄存器中的任务时,即可知道源核标识,从而从对应的共享内存区域中提取消息内容,用于目标核本核的通信处理流程;本发明针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一个核,相当于虚拟出两个收发端口,每一个收发端口都可独立的进行操作,且针对每一个收发行为具有统一的操作,遵循全双工模式,在利用多核DSP芯片处理器进行核间消息通信的相关设计时,会大大简化设计和编程的复杂度,具有实用性强,通用性高的特点。
一、多核DSP处理芯片核间通信系统(简称系统)
本系统包括上层应用程序模块,设置有多核处理器模块;
上层应用程序模块和多核处理器模块交互。
所述的多核处理器模块包括第1、2、3、4核;
在第1、2核之间设置有第1核到第2核的共享内存区和第2核到第1核的共享内存区;
在第2、3核之间设置有第2核到第3核的共享内存区和第3核到第2核的共享内存区;
在第3、4核之间设置有第3核到第4核的共享内存区和第4核到第3核的共享内存区;
上列核与核之间通过共享内存区进行消息交互,并遵循全双工和逐级通信原则。
二、多核DSP处理芯片核间通信方法(简称方法)
①在共享内存区域中,细划分出源核与目标核之间共享内存区的地址,长度,且方向唯一;
②在内存中,为每一个核虚拟出两个收发端口,port0与port1,两个端口的数据缓存区域分别msg_buf_port0,msg_buf_port1;
③在源核需要发送消息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