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背板空调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0131.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劲松;张萌;史俊茹;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背板 空调 机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背板空调机组,包括热管制冷装置和机械压缩制冷装置,热管制冷装置和机械压缩制冷装置分别与待散热装置连接;其中,热管制冷装置和机械压缩制冷装置相互独立运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存在的以下问题:1、现有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在通过电子阀件进行切换时会有一定安全隐患,不利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现有的热管复合机组只能在热管模式与机械压缩制冷模式中二选一,缺少二者联合运行模式,节能效果有限;3、本发明取消原有风冷热管复合机组中的中间换热环节(蒸发冷凝器),节能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组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背板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热管复合机组是通过管路阀门切换的方式,实现压缩机制冷模式与热管制冷模式的切换。
如图1所示,传统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包括复合背板蒸发器30、蒸发冷凝器31、复合气液分离器32、复合压缩机33、风冷冷凝器34、复合储液器35、复合膨胀阀36等。传统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在实现压缩机制冷模式与热管制冷模式的切换时,需要控制多个阀门来实现切换,注意包括气管电磁阀37、液管电磁阀38等电子阀件,此外还需要单向阀39进行辅助。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风冷热管复合机机组在通过电子阀件进行切换时会有一定安全隐患,不利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现有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只能在热管模式与机械压缩制冷模式中二选一,缺少二者联合运行模式,节能效果有限;
3、现有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室内散热侧与室外放热侧之间存在中间换热环节(蒸发冷凝器),节能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背板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风冷热管复合机组在通过电子阀件进行切换时会有一定安全隐患、运行模式单一、节能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背板空调机组,包括热管制冷装置和机械压缩制冷装置,热管制冷装置和机械压缩制冷装置分别与待散热装置连接;其中,热管制冷装置和机械压缩制冷装置相互独立运行。
进一步地,热管制冷装置包括:第一背板蒸发器,第一背板蒸发器安装在待散热装置的待散热部;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与第一背板蒸发器连接;第一储液器,第一储液器与第一冷凝器连接;第一背板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储液器串联并形成第一流体回路,第一流体回路为闭合回路。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器外侧设置有第一风扇。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第一背板蒸发器设置在室内,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室外,第一背板蒸发器具有毛细芯,以产生毛细压力驱动第一流体回路内的流体流动,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流体在第一流体回路内进行循环换热。
进一步地,机械压缩制冷装置包括:第二背板蒸发器,第二背板蒸发器安装在待散热部;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与第二背板蒸发器连接;膨胀阀,膨胀阀两侧分别与第二背板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连接;压缩机,压缩机安装在第二背板蒸发器远离膨胀阀的一侧;第二背板蒸发器、第二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机串联并形成第二流体回路。
进一步地,第二流体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二储液器和油液分离器,第二储液器安装在膨胀阀和第二冷凝器之间,油液分离器安装在第二储液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冷凝器外侧设置有第二风扇。
进一步地,第一背板蒸发器与第二背板蒸发器并行设置,第一背板蒸发器与第二背板蒸发器至少设置有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0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