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设备显示的动态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512.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02 | 分类号: | H04N21/4402;H04N21/488;H04N21/442;H04N21/433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场景 画面发送 通知信号 动态调整 画面接收 跨设备 实时监测 显示模式 场景 动态切换 发送通知 接收应用 实时发送 通信连接 用户使用 播放 低延时 流畅度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设备显示的动态调整方法,其包括一画面发送端和一与画面发送端形成通信连接的画面接收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实时监测,画面发送端实时监测其当前的应用场景,并生成应用场景通知信号;发送通知,画面发送端将应用场景通知信号实时发送至画面接收端;切换播放显示模式,画面接收端接收应用场景通知信号并根据应用场景通知信号中对应的应用场景切换成与该应用场景对应的播放显示模式实现输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跨设备显示的动态调整方法能够根据应用场景的变化,实现高流畅度和低延时的动态切换且使得用户使用体验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视频投屏产品的跨设备显示的动态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跨设备显示功能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跨设备显示的画面的延时、质量和流畅度是评价视频传输技术性能的三个重要技术指标,而其中流畅度和延时成为了跨设备显示功能的最主要的技术指标;如果画面不流畅,则会让用户看起来不舒服,如果延时太大,则无法满足比如玩游戏等需求。因此,需要同时解决高流畅度和低延时的问题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相关技术的跨设备显示方法,其包括互相形成通信连接的画面发送端和画面接收端,该方法步骤如下:所述画面发送端对待传输的视频画面进行编码,并将编码数据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至所述画面接收端,所述画面接收端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显示所述视频画面。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外界的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所述画面接收端往往无法均匀地接收所述编码数据,使得对所述编码数据的解码也是断断续续地进行,导致所述画面接收端不能连贯地显示视频画面,从而使得出现画面卡顿现象;当然,为了解决卡顿的问题,所述画面接收端也可以先缓存所述编码数据,然后再解码所述编码数据并显示视频画面,但是先缓存再解码的方式会使得所述画面接收端显示视频画面时出现很大的延时效应,导致无法满足譬如玩游戏这类需要低延时的应用。所以,相关技术的跨设备显示方法无法同时解决提高流畅度和降低延时的问题。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跨设备显示的动态调整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应用场景的变化,实现高流畅度和低延时的动态切换且使得用户使用体验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设备显示的动态调整方法,提供一画面发送端和一与所述画面发送端形成通信连接的画面接收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监测,所述画面发送端实时监测其当前的应用场景,并生成应用场景通知信号;
发送通知,所述画面发送端将所述应用场景通知信号实时发送至所述画面接收端;
切换播放显示模式,所述画面接收端接收所述应用场景通知信号并根据所述应用场景通知信号中对应的所述应用场景切换成与该应用场景对应的播放显示模式实现输出。
优选的,在所述发送通知步骤中,所述应用场景包括视频场景和非视频场景;当处于所述视频场景时,所述画面发送端向所述画面接收端发送视频场景通知;当处于所述非视频场景时,所述画面发送端向所述画面接收端发送非视频场景通知。
优选的,在所述切换播放显示模式步骤中,所述播放显示模式包括高流畅度模式和低延时模式:当所述应用场景为所述视频场景时,所述画面接收端的所述应用模式切换为所述高流畅度模式,所述画面接收端接收所述编码数据,先缓存一定的所述编码数据,然后对该部分缓存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输出;当所述应用场景为所述非视频场景通知时,所述画面接收端的所述应用模式切换为所述低延时模式,所述画面接收端先清理已缓存的所述编码数据,并重新接收所述画面发送端实时发送的编码数据,并直接对该部分实时发送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