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057.X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王荣海;张良;谢圣斌;孙丰炜;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46 | 分类号: | C01B17/4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19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磺酸 对苯二甲酰氯 二氧化硫 反应塔 尾气生产 尾气 吸收塔 三氧化硫气体 尾气处理技术 产品冷凝器 尾气冷凝器 成品储罐 二级循环 生产车间 生产装置 循环利用 装置尾气 捕雾器 高纯度 氯化氢 工段 气气 制备 种间 酰氯 废气 回收 排放 转化 投资 | ||
1.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预处理装置和氯磺酸生产装置,尾气预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3)、尾气冷凝器(4)和捕雾器(5);氯磺酸生产装置包括一级反应塔(6)、二级反应塔(7)和稀SO3气体进料管线(8);尾气预处理装置中的捕雾器(5)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与氯磺酸生产装置中的一级反应塔(6)和二级反应塔(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尾气预处理装置还包括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进料管线(1)和氯化亚砜进料管线(2);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进料管线(1)与吸收塔(3)下部一侧连接,氯化亚砜进料管线(2)与吸收塔(3)上部一侧连接,吸收塔(3)顶部管路与尾气冷凝器(4)和捕雾器(5)依次连接,捕雾器(5)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与一级反应塔(6)和二级反应塔(7)的下部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氯磺酸生产装置还包括一级循环泵(9)、一级循环冷凝器(10)、二级循环泵(11)、二级循环冷凝器(12)、产品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和成品储罐(19);产品冷凝器包括产品一级冷凝器(13)、产品二级冷凝器(14)和产品三级冷凝器(15);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16)、第二气液分离器(17)和第三气液分离器(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反应塔(6)下部另一侧通过管路与一级循环泵(9)和一级循环冷凝器(10)依次连接,一级循环冷凝器(10)通过管路与一级反应塔(6)上部一侧连接,一级反应塔(6)顶部通过管路与二级反应塔(7)下部一侧连接,二级反应塔(7)下部另一侧通过管路与二级循环泵(11)和二级循环冷凝器(12)依次连接,二级循环冷凝器(12)通过管路与二级反应塔(7)上部一侧连接,二级反应塔(7)顶部通过管路与产品一级冷凝器(13)连接,产品一级冷凝器(13)通过管路与第一气液分离器(16)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16)气相出口通过管路与产品二级冷凝器(14)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16)液相出口通过管路与成品输送管路(21)连接,产品二级冷凝器(14)通过管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17)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7)气相出口通过管路与产品三级冷凝器(15)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7)液相出口通过管路与成品输送管路(21)连接,产品三级冷凝器(15)通过管路与第三气液分离器(18)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18)通过管路与成品输送管路(21)连接,成品输送管路(21)与成品储罐(19)顶部连接,产品三级冷凝器(15)上部通过转化工段输送管路(20)与二氧化硫生产车间的转化工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尾气冷凝器(4)出口温度≤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反应塔(6)和二级反应塔(7)均通有导热油的升温夹套,控制一级反应塔(6)温度在150~185℃,一级反应塔(6)塔内压力≤20KPa;控制二级反应塔(7)温度在165~200℃,二级反应塔(7)塔内压力在15~30K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产品一级冷凝器(13)出口温度≤130℃,产品二级冷凝器(14)出口温度≤90℃,产品三级冷凝器(15)出口温度≤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成品储罐(19)加装呼吸阀,并连通一个冷凝器,冷凝器出口温度≤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0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加压和分子筛制氧多功能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简法节能增效制取硫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