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6051.9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刘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秦琳;陈岚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控制 定时 同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方法。所述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同一输电网供电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具有用于对来自所述输电网的电信号的预定相位进行检测的相位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器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器中的相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预定相位的时间点;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来自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所述预定相位的时间点来获得用于驱动其所控制的第二设备的第二驱动控制基准定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楼控系统中,各个控制器通常需要对来自输电网的信号的特殊相位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时刻。例如,为了增加所控制的设备的使用寿命,各个控制器可能探测输电网的过零点时刻并且在该过零点时刻驱动所控制的设备(诸如继电器)。在现有的设计中,对过零点相位的检测是通过每一个控制器单独配置过零检测电路来实现的,并且,在控制器彼此之间的通讯信息中没有输电网过零信息。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典型的楼控系统的架构的示意图,在该图中,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控制器D分别配备有过零检测电路,并且单独地进行过零检测。
可是,在现有的设计中,由于每一个控制器都具有一个过零检测电路,因此,整个楼控系统的硬件成本高,而且,各个控制器对同一输电网的过零检测可能存在偏差而导致无法实现使楼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的一个或多个、或其它缺点而完成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同一输电网供电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具有用于对来自所述输电网的电信号的预定相位进行检测的相位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器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器中的相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预定相位的时间点;
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来自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所述预定相位的时间点来获得用于驱动其所控制的第二设备的第二驱动控制基准定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具有计时单元,其在所述第二控制器失去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基于先前获取的所述预定相位的时间点来计算用于驱动其所控制的第二设备的第二驱动控制基准定时。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具有校准单元,其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恢复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恢复通信连接后来自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所述预定相位的时间点来校准所述计时单元计算得到的第二驱动控制基准定时。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具有通知单元,其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预定相位而向所述第二控制器通知或广播其所检测到的所述预定相位的时间点。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其中,所述预定相位为零点相位。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其中,所述相位检测单元为过零检测电路。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中的驱动控制定时同步方法,所述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同一输电网供电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所述第一控制器对来自所述输电网的电信号的预定相位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6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