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Hz频段InP DHBT器件在片测试结构建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05567.1 申请日: 2018-11-23
公开(公告)号: CN110008489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4
发明(设计)人: 刘军;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F30/398 分类号: G06F30/398;G06F30/2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代理人: 董世博
地址: 310000***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thz 频段 inp dhbt 器件 测试 结构 建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THz频段InP DHBT器件在片测试结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建立模型步骤:建立短路结构和开路结构,其中短路结构相对于开路结构增加了短路连接线,短路结构和开路结构都包括测试地平面的寄生电感和测试地平面的寄生电阻;

102)低频下参数获取步骤:低频状况下,地平面的寄生电感、地平面的寄生电阻不起作用,金属连接线理想接地,其等效的拓扑结构包括Cmx、Cmi、Csl、Ctl、Ctr、Csr、Rsl、Rsr、Rmx;其中Cmx和Rmx串联支路表示信号端口之间的寄生电容和电阻;Cmi表示信号端口之间的寄生电容;Csl和Rsl串联支路表示左侧G-S-G PAD和金属传输线与地平面之间的总串联寄生电容和电阻;Ctl表示左侧G-S-G PAD和金属传输线与地平面之间的总并联寄生电容;Csr和Rsr串联支路表示右侧G-S-G PAD和金属传输线与地平面之间的总串联寄生电容和电阻;Ctr表示右侧G-S-G PAD和金属传输线与地平面之间的总并联寄生电容;其中Ctl=Cstl//Csdl,Ctr=Cstr//Csdr

将等效的拓扑结构转换为π型网络,该π型网络的各部分参数Y关系如下:Yl表示Rsl、Csl和Ctl网络,Yr表示Rsr、Csr和Ctr网络,Ym表示Rmx、Cmx和Cmi网络,可依次推导为Ym=-Y21=-Y12,Yl=Y11+Y12,Yr=Y22+Y12,其中Y11、Y12、Y21和Y22分别表示二端口网络中的端口间的导纳;

其中Ym还可根据等效拓扑结构表示为如下公式:

Ym=jωCmi+[Rmx+(jωCmx)-1]-1    公式(1)

其中,j为参数;ω表示角频率;

Ym的实部和虚部表达式如下:

[Re(Ym)]-1=Rmx+(ω2Cmx2Rmx)-1    公式(2)

Im(Ym)=[Cmi+Cmx(1+ω2Cmx2Rmx2)-1]×ω    公式(3)

其中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可得[Re(Ym)]-1关于ω-2的截距和斜率,从而依次得到Rmx和Cmx,将提取所得Rmx和Cmx代入公式(3),可得到Cmi的值;

Cmi=ω-1Im(Ym)-Cmx(1+ω2Rmx2Cmx2)-1    公式(4)

同理Yl和Yr与Ym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提取方法同上;从而同理得到Ctl和Ctr,Ctl和Ctr参数提取后,分别由Ctl和Ctr计算Cstl、Csdl以及Cstr、Csdr的值时,引入了比例因子Kl和Kr,计算公式分别为Csdl=KlCtl、Cstl=(1-Kl)Ctl以及Csdr=KrCtr、Cstr=(1-Kr)Cr,其中Kl和Kr的值在实际检测中确定,其位常数;

根据已知Signal-PAD的半径和Signal-PAD到待测器件连接线的尺寸以及地平面的长宽,得到其有效面积;由于寄生电容与金属结构面积成正比,寄生电阻与面积成反比,从低频提取所得总的电阻和电容分量中,根据面积比例可分离算出Cstfl、Csfl、Rsfl和Cstgl、Csgl、Rsgl,并得到其值;根据电阻和电容的单位面积因子,得到在高频下考虑的地平面的寄生电容和电阻Czi、Czx和Rzx的值,其中Czx和Rzx串联支路表示地平面的高频寄生电容和电阻,Czi表示地平面的高频寄生电容,对于Czl和Czr采用以下方法计算Czl=2×Cmi,Czl=2×Cmi;其中Czl表示左侧信号端到地平面的寄生电容,Czr表示右侧信号端到地平面的寄生电容;

103)高频下参数获取步骤:高频状况下,金属感性寄生电阻和金属感性寄生电容,其与参数Z之间的关系如下:

ZShort′=(YShort-YOpen)-1    公式(5)

YShort表示采用Short结构的容性寄生,YOpen表示Open结构的容性寄生,ZShort表示Short结构的参数Z;

高频状况下,金属连接线和地平面的感性寄生电阻和感性寄生电容变得显著,在不考虑各部分的趋肤效应的情况下,其等效电路模型包括Za,Zb和Zm分别代表T形二端口网络中左侧部分、右侧部分和中间部分的阻抗,其中通过参数Z可分别确定如下:

Za=[ZShort′]11-[ZShort′]12    公式(6)

Zb=[ZShort′]22-[ZShort′]12    公式(7)

Zm=[ZShort′]12=[ZShort′]21    公式(8)

Za,Zb和Zm还可进一步表示为:

Za=(Rl+Rstubl)+jω(Ll+Lstubl)    公式(9)

Zb=(Rr+Rstubr)+jω(Lr+Lstubr)    公式(10)

Zm=(Rm+Rstubm)+jω(Lm+Lstubm)    公式(11)

Rl、Ll表示左侧金属连接线的感性寄生电阻和电感,Rr、Lr表示右侧金属连接线的感性寄生电阻和电感,Rm、Lm表示地平面的感性寄生电阻和电感;Rstubl和Lstubl串联支路表示左侧短路连接线的寄生电阻和电感,Rstubr和Lstubr串联支路表示右侧短路连接线的寄生电阻和电感,Rstubm和Lstubm串联支路表示中间短路连接线的寄生电阻和电感;

其中Rstubl和Lstubl的提取公式如下:

Rstubl=Rshrink1×MRS×Ll/Wl    公式(13)

其中Lshrink1和Rshrink1为缩放因子,MT表示金属的厚度,MRS表示金属的面电阻,Ll为金属短路线的左侧长度,Wl为金属短路线的左侧宽度;Rstubr、Rstubm和Lstubr、Lstubm处理公式相同;从而由公式(9)至公式(11)的实虚部,可直接得到Rl、Rr、Rm和Ll、Lr、Lm的值;

当频率达到一定的数值,趋肤效应变得显著,趋肤效应部分参数的提取中,当Rstubl、Rstubr、Rstubm和Lstubl、Lstubr、Lstubm以及Rl、Rr、Rm和Ll、Lr、Lm的值被确定时,采用高频下的阻抗网络的参数Z减去低频下的参数Z,可得到趋肤效应结构对应的高频等效阻抗,来进行修正,具体关于高频趋肤效应部分的参数的初值过程如下:

金属连接线的电导率为:

condtls=1/(MRS·MT)    公式(14)

金属连接线在最高频率fmax下的趋肤深度为:

金属连接线每一部分的趋肤厚度分别为:

h1s=δmax_m/3    公式(16)

h2s=2·δmax_m/3    公式(17)

h3s=MT-2·δmax_m    公式(18)

其中h1s表示一阶高频趋肤效应的厚度,h2s表示二阶高频趋肤效应的厚度,h3s表示三阶高频趋肤效应的厚度;

金属连接线每一部分对应的趋肤宽度分别为:

w1s=2·(WE+MT-2·h1s)    公式(19)

w2s=2·(WE+MT-4·h1s-2·h2s)    公式(20)

w3s=WE-2·δmax_m    公式(21)

其中w1s表示一阶高频趋肤效应的宽度,w2s表示二阶高频趋肤效应的宽度,w3s表示三阶高频趋肤效应的宽度;

根据公式可得,金属连接线高频趋肤各部分的电阻值分别为:

Rli=Rshrink2·Ltotal/(condtls·his·wis)(i=1,2,3)    公式(22)

根据公式可得,金属连接线高频趋肤各部分的电感值分别为:

其中,Lshrink2和Rshrink2为缩放因子,MT为金属的厚度,MRS为金属的面电阻,MUO为磁介电常数,Ltotal为左侧金属连接线总长度,WE为金属连接线的有效宽度;

从而可得Rl1,Rl2,Rl3和Ll1,Ll2,Ll3的初始值,并计算得到高频趋肤部分对应的总阻抗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Hz频段InP DHBT器件在片测试结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开路短路模型拓扑结构的PAD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80um、195um,圆形Signal-PAD的半径是30um,Signal-PAD和Ground-PAD之间的间距是22u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55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