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4441.2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花;朱德志;欧阳菲菲;徐沛;王红林;陈戎军;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33/04;H01H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刀单掷继电器 开关触点 电感 继电器控制 并联电路 高压直流 灭弧装置 电容 大负载 并联 触点 电阻 继电器 继电器开关 直流电源 电源地 开闭 燃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包括双刀单掷继电器KA、电感L、电阻R、电容C、负载RL,直流电源VP经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1接负载RL的一端,负载RL的另一端经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2后接电源地,所述电感L、电容C组成LC串联电路,所述电阻R并联于LC串联电路两端组成并联电路(1),所述并联电路(1)并联于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1或开关触点2的两端。本发明可以有效抑止继电器开关触点间燃弧,确保继电器连续开闭过程中,不会产生触点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属于直流电源继电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由继电器控制直流负载运行越来越广泛。继电器开关触点切断直流负载时,触头会出现燃弧现象,因此,在继电器控制直流负载电路中,灭弧电路应用相当普遍。
一般继电器只能分断交流负载或者低压直流负载,比如HF115F继电器标称直流30V,16A。普遍采用灭弧电路是在继电器开关触点的两端并联阻容串联电路或并联续流二极管。在直流低电压小负载电流的情况下,该电路比较实用;而在电压100V电流10A以上的直流高电压大负载的情况下,该电路已经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往往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有效灭弧,损害继电器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直接损坏继电器,甚至导致用电安全事故。因此要分断直流高压大负载就要重新设计灭弧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在切断直流负载的过程中,有效抑止继电器开关触点的燃弧,防止损坏继电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包括双刀单掷继电器KA、电感L、电阻R、电容C、负载RL,直流电源VP经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1接负载RL的一端,负载RL的另一端经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2后接电源地,所述电感L、电容C组成LC串联电路,所述电阻R并联于LC串联电路两端组成并联电路1,所述并联电路1并联于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1或开关触点2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其中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型号为HF115F。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双刀继电器开关触点断开的瞬间,每个继电器开关触点断口两端的电压可以降至直流电源电压的一半,利用继电器开关触点燃弧的不稳定性和负阻特性,在继电器开关触点两端并接电感、电容组成的LC串联电路,可以使继电器开关触点燃弧电流或燃弧电压产生过零,熄灭电弧,可以有效抑止继电器开关触点间燃弧;再并接电阻,可以组成LC串联电路的能量吸收回路,确保继电器连续开闭过程中不会产生触点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继电器控制高压直流大负载灭弧装置,包括双刀单掷继电器KA、电感L、电阻R、电容C、负载RL,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型号为HF115F。直流电源VP经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1接负载RL的一端,负载RL的另一端经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2后接电源地,所述电感L、电容C组成LC串联电路,所述电阻R并联于LC串联电路两端组成并联电路1,所述并联电路1并联于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KA的开关触点1或开关触点2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4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