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2782.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珂;李军;钱云辉;马衍乾;袁顺龙;营欢;屠焱;肖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欣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晓珂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处理工艺 好氧细菌 混合废水 分级 挂膜 支架 生物接触氧化法 连接管 水中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工序 初步过滤 废水净化 副连接管 工艺领域 混凝沉淀 生物挂膜 污水净化 主连接管 沉砂池 初淀池 内圆管 通风孔 外圆管 透气 格栅 微孔 氧气 微生物 沉淀 过滤 污水处理 繁殖 消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属于废水净化工艺领域,一种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格栅初步过滤;步骤二、沉砂池处理;步骤三、初淀池处理;步骤四、生物处理;步骤五、二沉淀;步骤六、混凝沉淀;步骤七、过滤消毒;步骤四的生物处理工序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所使用的生物挂膜支架为特殊的挂膜支架,通过特殊的挂膜支架上的微孔、外圆管、内圆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副连接管、主连接管和第二通风孔可使得水中好氧细菌等微生物持续透气,保持水中氧气充足,提高好氧细菌活性,促进好氧细菌的繁殖,增强挂膜质量,从而提高污水净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净化工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用于某种污水处理的工艺方法的组合。通常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回收的经济价值,排放标准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经过分析和比较,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试验研究,决定所采用的处理流程。一般原则是:改革工艺,减少污染,回收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包括多级净化处理,其中生物处理是一道极为重要的处理处理工序。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亦即细菌、霉菌或原生动物的代谢作用处理污水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在该工艺中污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使污水得到净化,因此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它以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该方法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量,并起搅拌与混合的作用,这样又相当于在曝气池内投加填料,以供微生物栖息,因此,又称为接触曝气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法,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它兼具两者的优点,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生物处理法中常用到生物挂膜方法。
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生物挂膜方法进行净化污水时,由于水下氧气缺乏,导致生物挂膜比较困难,严重影响好氧细菌的活性,进而降低生物处理效率和污水净化程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它可以实现水中好氧细菌等微生物持续透气,保持水中氧气充足,提高好氧细菌活性,促进好氧细菌的繁殖,增强挂膜质量,从而提高污水净化程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废水分级净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格栅初步过滤,初步过滤废水中的一些粗大杂物;
步骤二、沉砂池处理,通过沉砂池将污水中的砂沉降分离;
步骤三、初淀池处理,在沉砂池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污水中的砂进行沉降分离;
步骤四、生物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污水处理;
步骤五、二沉淀,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一次沉降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欣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晓珂,未经宁波欣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晓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2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