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2365.1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恩涛;刘叔尧;冯嘉宁;吴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崔永华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式:,其中,L为单键、C6~C30的亚芳基或者C3~C30的亚杂芳基;m为1~4的整数;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H、C6~C30的芳基或者C3~C30的杂芳基;Ar为以下结构:,X1~X6为C、CR3或者N,且至少一个X为N,R3为H或者含0~3个杂原子的C3~C30的芳基或杂芳基,若存在多个R3时,多个R3彼此相同或不同。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类含有喹唑啉并三氮唑这种缺电子基团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OLED技术在显示和照明两大领域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其核心材料的研究更加关注。作为核心材料,常见的功能化有机材料有: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阻挡材料以及发光主体材料和发光客体(染料)等。
一般来说,电子传输材料都是具有缺电子的含氮杂环基团的化合物,它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因而有较强的接受电子的能力,但是相对于空穴传输材料,常见的电子传输材料例如AlQ3(八羟基喹啉铝)的电子迁移率要远低于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因而在OLED器件中一方面会导致因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不均衡引起的空穴与电子的复合概率降低,从而降低器件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具有较低电子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会导致器件的工作电压升高,从而影响功率效率,对能源的节约不利。
在目前OLED屏体厂商中,广泛地使用Liq(八羟基喹啉锂)掺杂到ET材料层中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器件的低电压和高效率,并且有提高器件寿命的作用。Liq的作用主要在于能够在阴极注入的电子作用下还原出微量的金属锂,从而起到对电子传输材料进行n-掺杂的效果,从而使得电子的注入效果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锂离子会通过与电子传输材料中N原子的配位作用,起到提高ET材料电子迁移率的作用,从而使得Liq掺杂ET的器件具有低的工作电压和高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然而,业界常用的ET搭配LiQ的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LiQ对水和环境敏感导致工艺复杂性提高,不利于设备的设计制造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材料的使用种类较多,不利于材料成本的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满足对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不断提升的需求,以及移动化电子器件对于节能的需求,需要不断地开发新型的、高效的OLED材料,其中开发新的具有高电子注入能力和高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新的化合物,以满足对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不断提升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类新型的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器件。该化合物含有喹唑啉并三氮唑结构,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将其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实现良好的电子注入和传输性能。
具体而言,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如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L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亚杂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C1~C10的烷基、C6~C14的芳基或者C3~C14的杂芳基;m为1~4的整数;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H、C6~C30的芳基或者C3~C30的杂芳基;Ar为以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2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