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胆囊胆汁外引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9482.7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龙;张诚;胡海;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唐楠;李洪福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管段 弹性襻 圆弧管段 尾段 胆囊胆汁 十二指肠 圆弧开口 胆总管 引流管 圆弧状 胆汁引流孔 互相连通 生理弯曲 胆囊管 胆囊腔 舒适度 弯曲状 胃大弯 直线状 头段 胃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胆囊胆汁外引流管,其头部至尾部依次设有互相连通的弹性襻管Ⅰ、弹性襻管Ⅱ、引流管段Ⅰ、引流管段Ⅱ、引流管段Ⅲ和引流管段Ⅳ;引流管段Ⅰ呈类圆弧状,其圆弧开口朝向所述弹性襻管Ⅰ;引流管段Ⅱ呈弯曲状,且与圆弧管段Ⅱ尾段构成“σ”状;引流管段Ⅲ呈圆弧状,其圆弧开口朝向圆弧管段Ⅰ;引流管段Ⅳ呈直线状;弹性襻管Ⅰ、弹性襻管Ⅱ和圆弧管段Ⅱ尾段均设有胆汁引流孔。本发明设有五个弯曲,符合胆囊腔(弹性襻管Ⅰ、弹性襻管Ⅱ)、胆囊管‑胆总管(引流管段Ⅰ),胆总管‑十二指肠(引流管段Ⅱ头段)、十二指肠‑胃窦(引流管段Ⅱ尾段)、胃大弯(引流管段Ⅲ)的五个生理弯曲,具有良好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汁外引流管,具体地说是一种鼻胆囊胆汁外引流管。
背景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胆囊结石是其主要诱因。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传统治疗方案,随着内镜设备及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也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高龄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对全麻手术和长时间手术耐受性差,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局麻胆囊造瘘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CD)、经内镜鼻胆囊引流术(ENGD),其中ENGD创伤小、疗效显著、恢复快,更适合于存在腹水、肝硬化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
ENGD作为ERCP操作中的一种常规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也可直接应用于ERCP治疗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漏等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留置鼻胆胆囊引流管能充分引流胆汁,降低胆囊及胆道压力,具有降低术后胆囊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概率,同时能观察胆汁性状及流出情况,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迟发性胆道出血等,可经鼻胆囊引流管注入敏感性抗生素或止血药,临床效果显著。
目前尚无商品化的鼻胆囊引流管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均采取鼻胆管引流管进行胆囊胆汁引流。但是应用鼻胆管引流管进行鼻胆囊引流存在以下问题:1.鼻胆管引流管头端呈襻,侧孔仅位于引流管头端襻管,当鼻胆管头端放置于胆囊内,肝内胆汁既不能进入引流管内,也难以经引流管与胆囊管黏膜之间的间隙进入胆囊内,进而失去了对肝内外胆管内胆汁的引流作用,肝胆管胆汁也不能对胆囊内炎症介质进行稀释,不利于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的恢复;2.胆囊管走形呈弧形,并与肝总管呈锐角汇合,而鼻胆管引流管前段呈直线型,与胆道的生理结果不匹配,鼻胆管引流管容易压迫胆囊管或引起胆囊壁的牵拉而诱发腹痛症状;3.鼻胆管引流管头端呈弧形,其头端容易压迫胆囊黏膜,导致局部增生甚至发生胆囊穿孔的发生;4.进行鼻胆管冲洗时,冲洗液只能进入胆囊,不能进入胆管内,不利于术后胆管炎及乳头出血的预防及治疗;5.鼻胆管引流管拔出过程中,弧形的引流管头端被拉直,引流管头端可引起胆囊、胆管及肠道黏膜的损伤,甚至能诱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急性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5.鼻胆管引流管依靠自身张力,盘踞于胆囊内,由于形状与胆道系统结构不匹配,引流管头端容易滑脱至胆总管内,进而失去了对胆囊胆汁的引流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会对胆囊或胆管胆汁引流不充分,对胆囊、胆管和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并引起并发症以及支撑力不够所致引流管脱出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鼻胆囊胆汁外引流管。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鼻胆囊胆汁外引流管,其头部至尾部依次设有互相连通的弹性襻管Ⅰ、弹性襻管Ⅱ、引流管段Ⅰ、引流管段Ⅱ、引流管段Ⅲ和引流管段Ⅳ;
所述弹性襻管Ⅰ和所述弹性襻管Ⅱ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所述弹性襻管Ⅱ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Ⅰ的头部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即所述容纳孔以所述平面为对称面左右对称,所述弹性襻管Ⅰ上设有线连接点,所述弹性襻管Ⅱ的侧壁上设有线孔,所述线连接点和所述线孔均位于所述平面内,所述线连接点上设有线,所述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孔进入到所述弹性襻管Ⅱ内,并依次经过所述引流管段Ⅰ、所述引流管段Ⅱ、所述引流管段Ⅲ和所述引流管段Ⅳ从所述引流管段Ⅳ的尾部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9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导管的抑菌装置以及抑菌导管
- 下一篇:一种导丝抓捕装置